1)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择_系统之逐鹿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昭等人见诸葛亮风神潇洒,气度轩昂,料道此人定是有学术之士,颇为赞许。

  张昭开口道:“昭是江东微小的人,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太公,敢问这句话真的么?”

  诸葛亮点了点头,回应道:“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张昭点了点头,退了回去。

  这个《三国演义》中担任舌战群儒头号选手的张昭就这么...叛变了。

  废话,如今格局不一样了。

  诸葛亮是南下的燕军使臣,自然不会与历史上那样。张昭是投降派,也不会为难诸葛亮。

  而且恰恰相反,张昭还会十分支持诸葛亮:毕竟诸葛亮是他们的希望,一个避免战争的希望。

  “我江东男儿是不会投降燕国的。”

  正当张昭与诸葛亮和和气气之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便传了出来,引起张昭的不快。

  他知道这个人是谁。

  烈王策(孙策)的好基友,周瑜周公瑾嘛。

  不过

  张昭微微皱眉,颇为不解:他周公瑾不是中立的么,为什么现在又跳出来反对?

  其实周瑜这一刻可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自己跳出来,有些尴尬。

  他一见到诸葛亮,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似乎是想要用尽一切办法弄死眼前的这个大燕琅琊侯。

  虽然周瑜现在有些后悔,但是管他呢,自己都跳出来了总不能说一声误会吧?

  “瑜新近听说了一则妙闻。”周瑜微微一笑,对着诸葛道,“蜀中山王刘备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以得先生‘如鱼得水’来形容却未得一见,为何先生会投奔那只遣一使的燕君?”

  这就有些尴尬了。

  其实诸葛亮当初真正等的人确实是刘备,结果好几年没来诸葛亮怀疑自己算错了,所以就投奔姬衍了。

  诸葛亮总不能说当时我不在家,我啥都不知道吧?

  “吾夜观天象知明主,虽刘王有三顾茅庐之德,却非亮之明主。”诸葛亮当即开口解释道。

  这个时代没人怀疑诸葛亮的话,毕竟诸葛亮师承水镜先生,而水镜先生而是当世有名的...神棍。

  所以诸葛亮说自己会一些观星之术也是蛮正常的。

  见场面有些尴尬,张昭赶紧把二人引入正题:“今燕帝兵甲上百万,战将数千员,龙骧虎视,平吞荆楚,公以为何如?”

  这段话看起来似乎是在忧心东吴,但实际上却是向那些中立派阐明了一个道理:你们看燕国这么牛逼,我们还是投降吧。

  “唐王李元吉、莱侯吕陵、魏王曹操、梁侯萧嘉穗,此四人留国于世...”

  紧接着,张昭的党羽也开始叽叽喳喳起来,明面上说了这四个人,其实也给各位提了个醒。

  李元吉斗争失败投奔姬衍,被册封为唐王,虽然前面还有两个字承恩。

  吕陵乃是齐炀王吕源之子,吕源死后吕陵被姬衍册封为莱侯。

  虽然只是个侯,但这个侯...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