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6章 千里奔袭大允山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武二年十月,沈晨正式进入冀城,入主凉州。

  上任第一个月,他并没有立即去各地调研工作,而是查阅当地资料,召各地官员,了解凉州目前的情况。

  虽然已经定下了胡汉一视同仁的政策基调,但这也不是简单的吩咐一两句就能完成的事情。

  对待民族问题首先要谨慎,做到一碗水端平。若过于温和,则胡人以为汉人好欺,就容易跑到汉人头上。若过于残暴,则会引起大规模反弹,得不偿失。

  因此唐朝的大融合政策其实是最好的办法,包括后世我国对待民族问题,也是一视同仁,甚至对少数民族还有些许政策上的照顾和倾斜。

  如此做的原因一是求稳,二是中华民族的统一,三则是体现国家对各民族的包容。也正个是如此,泱泱华夏才有这样稳定性。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实际上我们国家所谓的夷人大多都有汉人血统,比如匈奴人其实就是夏商周时期北迁的汉人,此事《史记》中有记载,同时后世基因检测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与刘邦家族的基因吻合,辽国皇族的基因是周朝王族的基因,匈奴人是周朝姬姓后裔等等。

  还有华夏人文初祖的神农是西戎,西北民族多是神农系基因。轩辕是北狄,河北、山西等地多为轩辕后裔。南蛮为蚩尤,为河南一带的始祖。东夷为少昊,为山东一带的人文初祖。

  所以从血脉上大家同出一源,就更应该互帮互助,体现中华民族的包容性。而不是非要残酷镇杀西凉的羌、氐、胡、蛮,弄得凉州叛乱四起,民不聊生。

  这也符合伟人教导的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起来的力量。

  当然。

  该温和就温和,该镇压就镇压。

  若是一味忍让令外族觉得可欺自不行,一位残酷杀戮也不行。

  该有的手段还是不能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沈晨大体知道了现在凉州的局势。

  目前凉州的少数民族主体大致有两个,一个是羌氐,一个是北胡。

  羌氐居于陇右、天水、安定、北定一带,大概在后世甘肃省中南部、青海省东部以及宁夏省南部。

  北胡则居于武威、张掖地区,为后世甘肃北部和宁夏北部。

  羌氐现在与汉人杂居现象比较广泛,互相对民族融合并不排斥。像马超的母亲就是羌女,属于汉羌混血。

  这在沈晨眼里是一个好消息,他并不想弄得凉州一团乱麻。

  因为羌人是半游牧半农耕文明,不仅耕作田地,还放养牧场。组建骑兵、扩展军队,需要用的战马、骑士,都需要羌人鼎力支持。

  所以要想顺利北伐,凉州就必须要安稳。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之后,沈晨认为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深入了解问题。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他亲自拜访了冀县周边的一些小部落羌帅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