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7章 内政外交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和训练。

  现在大量生活困难的賨人和巴人被迁移至平原,得到了土地与汉人一起耕种,融入进汉族。

  刘备也兑现了承诺,让七姓夷王首领成为各地官员,如果实在没有治理才能,也会给予相应地位和财富。

  而且根据政策,如果打仗立功,不仅能升官,还有大量的钱币、绢帛、土地等奖赏。

  这样一来,在首领被拉拢,底层賨人得到了土地和实惠的情况下,賨人参军打仗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賨人报名入伍。

  想参军飞跃阶级的底层賨人和汉人不计其数,各地征兵处都爆满。

  形势一片大好。

  只不过诸葛亮也知道刘备现在敢大肆撒币的原因在于得到了刘表和刘璋多年积攒的府库。

  刘备不是个吝啬的人,他可以把府库所有的钱币用于奖赏。

  但诸葛亮却知道如果真把府库所有东西赏赐出去,官府没有大量的库存做保障,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容易出现财政困难,民贫国虚的情况。

  因而在这种虚假繁荣当中,诸葛亮多次写信给沈晨,交换彼此意见,采取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和内政改革。

  比如大力发展蜀锦,在沈晨的建议下设置锦官,改进织布机,多种桑麻。

  然后又瞄上了汉嘉金、朱提银,派人前往汉嘉县、朱提县,设置金官银官以及铜官,勘探未开发的矿产,开采已经开发的金银铜矿,以填补府库亏损。

  同时将盐铁专卖,令糜竺、周林建立官营盐商、粮商,将产粮丰富的荆州粮食运至益州,将产盐丰富的益州井盐运至荆州,促进两地经贸。

  一系列政策实施下去,虽然尚未立即见到成效,但两三年之后,势必会令益州荆州之地富庶,府库充盈,极大改善百姓贫困现象。

  要知道如今这个时代,曹操治下的北方以及孙权治下的江东,经济几乎崩溃,民间停留在以物换物时期,商业接近停滞。

  唯有荆州和益州由于没有受到北方战乱的严重影响,情况好很多,长江上依旧还有商贸往来,不至于以物换物。

  现在南阳盆地持续产粮,加上沈晨引进占城稻,让荆州这两年的粮食收益非常多,几乎让荆州九成五以上百姓都能吃得饱饭,不像北方还有饿死现象。

  所以通过荆州益州之间的粮盐互补,加上蜀锦、金银铜等贵重物品作为国家信誉担保,民间将保持商业繁荣,不用担心财政崩溃。

  官府有钱,就能够雇佣百姓兴修水利,同时给官员发放俸禄,给士兵发放兵饷,稳定社会秩序,保障统治基础。

  因此诸葛亮的改革即便现在没有出效果,可将来会对刘备集团极大的帮助。

  这样益州目前的军事情况就是,五万精锐战兵,其中三万五千人由荡寇将军关羽执掌,军师中郎将徐庶辅佐,镇守汉中,另外一万五千人,其中五千驻守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