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6章 借喀秋莎_抗日之战神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战士两个月来长途奔波,一刻未停,士兵急需修整,而且到曼德勒之后,仅能够起到减少伤亡的作用,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扭转战局的作用。”

  “司令,你把你的喀秋莎火箭炮连借给我,说不定能有一些作用。”说到喀秋莎,戴安澜两眼放光,他是真的羡慕喀秋莎火箭炮这种大杀器啊。

  这种玩意儿放在战场上,那绝对是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的。

  “安澜,并非是我舍不得,而是喀秋莎火箭炮那是针对敌军工事、建筑能够起到作用。

  就比如说那天的山头,和腊戍的火车站。

  真要对着日军的阵地进行炮击,杀伤性并不算大,甚至还不如迫击炮、榴弹炮精准射击的杀伤性更大一些呢。”

  张德胜所说的的确是实话,因为当下战争形势早已经不是两边士兵站成秘籍的队形进行冲锋或者是堑壕对射的形势了。

  在真正的战场上,并不是一个堑壕当中密密麻麻的站了一排士兵开枪射击。

  一个堑壕阵地当中,仅有一个班组的士兵。

  每个堑壕相聚距离在10-20米之间,机枪阵地距离普通士兵的堑壕更远,毕竟机枪真滴总是最容易被炮击的,所以他必须要离堑壕远一些,以防误伤堑壕当中的士兵,同时也要形成火力封锁线。

  而在日军的冲锋当中,他们也不是那种密集队形的冲锋,而是以小分队为单位,每个小分队还要分组,平均每个组的距离在20米左右,就是防止对方的手榴弹火炮,将其一锅全部端掉,而且还能以这个距离互成犄角交替掩护。

  日军的这种步兵小分队战术也就是三三制战术的原型,也是较为先进的一种战术。

  而喀秋莎火箭炮是属于密集型火力,齐射无法控制精准度,就会导致火箭炮在日军的阵地前遍地开花,真正对日军的杀伤也就仅仅比普通火炮强那么一点,更加骇人那么一点。

  如果以单发开炮的话,虽说精准度有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是不如迫击炮、榴弹炮等曲射炮能够精准打击。

  所以张德胜一般使用喀秋莎火箭炮,要么是针对敌军尚未展开战斗队形,尚未进入堑壕之前进行打击;要么就是对敌军的碉堡工事重要建筑进行打击,这样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卓著的。

  话虽如此,但张德胜还是说道:“我将连配属的107火箭炮分出一部分配备到你的部队当中,这种107你别看射程进了,口径小了,但是精准度却是大大的提升了,而且十分便携,你可以装在吉普车上,或者是卡车上当做自行火炮使用。

  你再修整一天,等我们的补给来了之后,你带着弹药补给直接去曼德勒。”

  戴安澜听了张德胜的分析之后,倒是也理解了张德胜的意思,如果他们是进攻曼德勒城市的一方,使用喀秋莎火箭炮那绝对是可以发挥出一定的作用的,可他们偏偏是守城的一方,这种大杀器的作用也就是和普通火炮作用相差无几了。

  相反带上107火箭炮还稍微便携一些,打击也会稍微精准一些。

  答应了配属107火箭炮之后,张德胜又与戴安澜商量起了其回到曼德勒的作战方案,可商议了许久之后,两人都有些愁眉不展了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太好。

  见两人表情郁结,吴琼花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就不要愁眉不展了,走,我带你们出去下馆子去!”(记住本站网址:)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