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7章 姐夫还是李兄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副总理大臣才是老大。

  接下来是周衡臣,然后是沈正,再然后则是袁枢,接着才是自己,方程排在第六,本来虞乐亭应该排在第七,不过由于上次虞乐亭犯错,被记过一次,一年内不得提升,因此,现在虽然顶着内阁成员的名头,品级却没提上来,跟大家差了一级,在内阁成员当中排在最后一位。

  另外虽然大家都是内阁成员,但却并不都是副总理大臣,剩下的内阁成员当中挂副总理衔的只有管官帽子的周衡臣,管钱的沈正和管外交教育的袁枢。

  李景以后铁板钉钉是首辅,是总理大臣,那么剩下几人就要争次辅的位置了。

  周衡臣能力略有不足,排在第二位靠的是资历,李景以后肯定不会安排他当次辅,而沈正年纪己经大了,要不了几年就会退下来,自己一旦接替沈正的位置,很可能会成为内阁次辅。那时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然,杨柳风不会认为仅凭这次辅助就可以接班,杨柳风觉得有苗头,是因为他做沈正的副手己经多年了。在平阳府时,李景负责制定大方向,沈正主抓全面工作,杨柳风则负责具体事宜,正是由于杨柳风的协助,才造就了平阳府今日之局面。

  至于进京以后,李景让杨柳风主管刑部,主要是手下得力的人手不够,另外一个就是看中杨柳风做事的风格。

  但是说到底,财政工作才是杨柳风的老本行。

  而且李景手下这些人当中,有资格接沈正班的只有他和张鳌。

  从心里说,张鳌比杨柳风更有资格接班,不过张鳌有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魄力不足,张鳌完全就是李景和沈正盼咐什么就做什么。

  现在李景要对大明进行全面革新,每一个部门的主管都要独当一面才行,这一点张鳌显然是比不过杨柳风的。

  杨柳风正是基干以上这些分析,才觉得李景准备让他接班。

  见杨柳风拍着胸脯说保证完成任务,李景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其实解决东虏八旗主力不难,难的是如何消灭残敌以及安置那些的女真人。现在国家财政压力这么大,连兵都快养不起了,十五万部队,负担太大,不能让这么多人漫山遍野地追剿东虏残部。

  我拟在东虏之战结束以后任吴三桂为黑龙江将军,祖大寿为辽东将军,统归曹诏之北方军区管辖,由这二人负贵追剿残敌并控制局势。

  至于他们的部队,我看就保留骑兵和精壮士兵,那些老弱残兵全部裁汰,就地安置。我估摸着再去掉空额,裁汰五万人应该问题不大。剩下五万人,朝廷还是有能力负担的,你们觉得如何”

  曹诏闻言笑道:“大帅深谋远虑,现在就开始考虑辽东方面的战后事宜,远非我辈所及。只是不知这个任命要不要提前告诉他们”

  李景摆摆手道:“不要正式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