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34章:连锦衣卫都敢杀_大明皇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武三十六年,八月。

  一直待在湖广地区研究水稻的朱橚回京。

  虽然大明已经有了大半个地区作为粮仓,但是优质水稻的培育,在什么时候都不存在过时,这也是天下人赖以生存的基本。

  回京的朱橚,在第一时间就会召入宫中。

  对于这样的农业人才,朱英自然是极其重视。

  “此番五叔一去数载,侄儿甚是想念啊。”

  朱英笑着跟朱橚说道,让他随自己一同进入到书房里。

  宫女也是马上端来热茶。

  “有劳太孙挂念,这次去到湖广收获甚大,根据太孙提供的水稻杂交之法,现在已经发展出了许多优质水稻,产量每年都在稳步上升,只是在虫害这块,暂且还没找到合适的应对之法。”

  “蝗虫之灾,尤为庞大,也只能是以人力捕杀,才能有所减缓。”

  “若是能够找到灭虫之法,那必然水稻产量更为高涨,可惜的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思路。”

  “这蝗虫,唯有蛤蟆与一些鸟类好捕食,因此在湖广地区,我便让众多农户多多饲养,也算是能够减少一些虫害了。”

  见到朱英,朱橚就忍不住开始讲述起自己在湖广的一些事情。

  现在的朱橚,虽然穿着绫罗绸缎,但面色黝黑,皮肤粗糙,哪里还有半点养尊处优的样子。

  这是真正的自己下田,整日醉心于研究之中,深得朱英敬佩。

  “蝗虫之害,确实是难,想要彻底消灭,几乎不太可能,能够有所减缓,已然是极为不错的。”

  “我在京师,听说五叔的水稻研究已经有所突破,试验田产量,每年都在高涨,这真是大好的事情,对于大明,五叔有着大的功劳。”

  “只是在这方面,我能力微薄,也只能靠五叔独自探索了。”

  朱英以茶代酒,向朱橚敬道。

  “当不得太孙如此。”朱橚连忙说道。

  这次他回京,主要还是因为朱英马上就要即位的事情,而且现在研究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不是说守在那边,就能有所收获。

  朱英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此番五叔难得回来,也可多去农学堂看看,现在已经有不少优秀学子,对于农业也算熟悉。”

  很早之前,朱英就开设了农学堂,然后由朱橚来负责。

  显然朱橚只是个研究性的人才,在教学方面,就显得呆板了许多,这让朱英也很无奈。

  没有办法,那就只能让朱橚挂着这名头,相当于名誉校长的概念,然后再培养其他的老师和学生。

  “这次回来,我准备潜心写上一些心得,最好能够写成书。”

  “在农学这块的典籍太少了,以至于无可才考,所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我只能先栽树了。”

  朱橚颇有些无奈的说道,农业发展至今,典籍少得可怜,很多懂得农学的,可能大字不识,全凭口口相传。

  想要形成一套完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