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教育部难题(九更)_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弟啊,我觉得吧,其实表露不表露身份的,我都是你大表哥不是?”

  “亲戚之间,还需要讲究这些虚名不成?这辈子,我就不用表露身份了吧?!”

  嚯,这大表哥的求生欲极强啊!

  ……

  皇宫之内,教育部尚书孔颖达,单独向李世民奏报事情。

  孔颖达刚成为尚书不久,需要忙碌的事情很多。

  科举考试方面的事情就不要说了。

  更琐碎的,其实还是地方各级教育局的建立。

  这些事情,千头万绪,忙的孔颖达不可开交。

  但是对他来说,这种事情,真是痛并快乐着。

  虽然事情繁多,经常需要加班加点,甚至连修沐都没有时间。

  但是孔颖达却是觉得,他的付出,有着极大的意义。

  不过现在,根据地方上反馈上来的信息来说,现在地方又出现了新的难题,急需解决。

  而这个问题,不是他这个尚书能够解决的。

  “陛下现在我教育部出现新的难题,需要朝廷相助。”

  李世民不由问道:“不知你们碰到什么难题了啊?”

  孔颖达不由说道:“陛下,是这样的。”

  “前段时间,教育部下发了许多科举用书。”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书,大都被世家收购。”

  “而后来,因为教育部出售的书越来越多,世家发现不妥,又降价将书大量卖出。”

  这件事情,当初还是苏长生和李世民设局,算计了世家一把。

  苏长生和教育部,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就连各地的百姓,也以为帮世家买书,得到一定的实惠。

  里外里,只有世家吃亏。

  这件事情,李世民自然是知道的,因为就是他和苏长生发起的。

  李世民不由问道:“然后呢?”

  孔颖达说道:“然后,因为后来世家降价销售,最低一册甚至只卖到三百八九十文的价钱。”

  “所以,民间购买书籍的百姓有很多。现在,不说每家每户至少购买下一本书。但是两三家就有一本书还是有的。”

  在古代,因为纸张还有印刷技术,再加上世家封锁的缘故。

  古代的识字率极低,读书人的地位极高。

  这也导致,普通百姓对书籍,甚至是写了字的纸张,有一种敬畏感。

  在古代,书籍是可以传家的。

  以前书籍价格昂贵,百姓根本买不起。

  但是现在,书籍的价格暴跌,一本书甚至只卖到三百八九十文钱啊。

  这不由让许多百姓,都为之怦然心动。

  即便家里没有读书人,他们也想买一本放在家里。

  这些书,就算是没人读,都可以放着传家啊。

  这些,都能成为传家之宝。

  现在,民间收藏了大量的科举用书。

  可以说,现在的大唐,大概是开天辟地以来,民间藏书最多的一个时代了。

  不敢说后无来者,起码是前无古人。

  对孔颖达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然而,这时候,一个尴尬的事情出现了。

  那就是,民间空有许多的书籍,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先生。

  甚至都不能说足够的先生了,几乎就是没有先生。

  唐朝对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

  在长安设置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崇玄馆、律学,书学、算学、天文学等学馆。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