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一点小起伏_儿子是重生者,我能听见他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长期科研成果共享,甚至在芯片方面以外的其他领域,王五集团需要的话,科学院将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这可不是一般公司能达到的高度。

  华夏科学院的决定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强烈反响。

  华夏重量级的报纸和刊物上,王五集团再次密集露脸。

  与之前的新闻联播不同。去年那期的新闻重点是科技论坛,王五集团只是提了提名字,算是一个陪衬,而今年报纸刊物的文章中,王五集团可是实实在在的主角,一位撰稿人甚至详细列举出王五集团在芯片方面的四百多项成果,表示这个公司技术研发底子确实很厚。

  很快,一大波记者蜂拥而来,又被龚成和王五驱赶,陆陆续续离开。

  ……

  整个事件中,最令龚成感到意外的是,居然有三分之二的科研人员选择留在王五集团。

  他们纷纷表示:作为一个科学家,研究课题尚未完就走会让他们寝食难安,更有甚者表示死了也不能合眼。

  这就让龚成很感动。

  要知道科学院除了没有光刻机外,各方面的条件都比王五集团强太多了,王五集团也就工资稍稍高那么一点点,但在集团工作和科学院工作,社会地位差距极大,兵州城和帝都相比各方面的条件也差得很远。

  龚成是打心眼里感谢这些科研人员。

  所以,加工资。

  之前三万起步,现在改三万五。

  这一次,虽然研发车间的技术骨干被抽走不少,但留下来的人也更拼了,日常工作并未因此出现问题,反倒是各个项目的进度居然都有了一点小小的增长。

  说实话,偌大一个华夏,十四万万人口,居然一直没有自己的芯片,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们只能去国外,为国外的科技发展添砖加瓦。

  所有人为此蒙羞。

  那些科研人才更是满心难受,毕竟他们的梦想就是华夏有自己的芯片产业,完全不会被人卡脖子的芯片产业。

  现在好了,华夏大地上出现两家芯片研究单位,一个电脑芯片一个手机芯片,特别是王五集团的手机芯片方面,初步成果已经有了,就很让人兴奋。

  龚成不知道这些员工的热情能维持多长时间,不知道研发车间的预期工作进度会拖延到什么时候。

  希望这些人的高强度工作能够坚持到第二代芯片产出吧。

  第一代芯片已经有了,第二代芯片也不远了。

  到时候,龚成的手机大业也就走到一个重要的节点。

  现在只希望研发车间剩下的工作人员们尽量不要掉链子。

  等到王五集团的手机成品生产出来,龚成就不再担心了。

  他们爱怎么拉跨怎么拉跨,那个时候就无所谓了。

  人员离职事件刚刚爆出来,就给王五集团带来一大波负面评价。

  兵州社会上许多人私下里都说王五集团这次是真的不行了,研发车间的人都跑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