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一十二章:猖獗的日本盗墓贼(求订阅!)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一十二章:猖獗的日本盗墓贼(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由于有了这项“侵略国策”,日本军人在中国境内是无恶不作,有的甚至把中国文物当战利品送给日本皇室。

  旅顺口东面黄金山下的唐代崔诉凿井题名碑刻,这是原存于东北地区的惟一唐碑。在20世纪初,侵占旅顺的日本海军司令富冈定恭便将之盗走了,并作为占领旅顺口的纪念礼物掠运回日本,献给了天皇。此物现存放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皇宫建安府前院的石亭内,碑亭正面的石桁上还刻着“唐碑亭”三字楷体亭名。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各部专门配备了“文物搜集员”,他们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的文物专业知识。每占领一地,“文物搜集员”便对当地文物古籍进行全面搜刮。日本人在中国境内大肆盗墓,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疯狂进行的。

  为此,日本派遣各种“考察团”,分赴各地区对文物、书刊等进行搜索和甄别。

  除了军方以外,日本还成立了一些劫掠中国图书文物的专门机构,如“满铁调查部”、“中国中部占领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以及设在日本东京的“政治经济研究所”等等。还有一些所谓的学术团体,如日本京都东方文化研究所、日本东亚考古学会、日本东亚文化协会等等,专门在华从事文物掠夺和破坏的所谓“研究”。

  从清末开始,日本人就有计划在中国境内进行盗掘活动,成批有双征身份的日本考古专家、历史学者进入中国,在学术研究的旗号下,对中国境内,特别是东北境内的古墓古遗址进行盗掘。

  其中有两个时间节点尤其值得注意:即1931年和1937年。前者发生了“九一八事件”,此后中国东北地区成了日本盗墓贼的乐园;后者暴发了“卢沟桥事件”、国都南京沦陷,此后,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所有被占领区都能见到日籍盗墓贼的身影,中国成是日本盗墓贼的天堂。

  他们在行盗时,手段和名义很多。或以“探险”为名,如大谷中国探险队,或以“学术考察”为名,如鸟居龙藏在中国境内的活动,或以中日“联合考察”为名,1927年滨田耕作等人在中国旅大地区的盗掘活动,或以“旅行”为名,如由松本信广、保坂三郎、西冈秀雄带队分别带领的三个日本“学术旅行队”,在江浙地区的盗掘活动……

  其中更多的直接以“考古”的名义,在中国境内进行公开盗掘活动。如1935年,南满医科大学教授黑田源次禾、竹岛卓一以日满文化学会的名义“调查”辽庆陵。1938年,“奉天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三宅悦宗、斋藤武一带领“考古队”,盗掘抚顺辽金时代土城遗址;由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