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16章 取名为何_捡到一本三国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的储君,而百官之中,也隐隐出现了一些竞争的风波,他们在争夺,自然是争夺教导未来储君的资格,按如今的局势来看,荀彧,郭嘉,曹操,乃至袁术,邢子昂都最有可能成为有力人选。

  大汉并不分文武官员,文人亦能上马作战,例如张温,而武夫也能入朝为公,犹如卢植,袁术将来也迟早会进入庙堂之中,而且很有可能会担任太尉之职,孙坚虽勇,战功更多,可是在天子心里的地位,显然是不如袁术这个童年玩伴。

  不过,百官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便是袁术来教导未来的太子。

  这厮...是何子正儿八经的门生弟子啊....

  据说,何子费尽毕生精力所书写的《公羊解诂》,如今便在袁术的手里,若是将来袁术来教导储君,何其恐怖啊,何子的恐怖,已经连续影响了两代人,可不能再持续一代啊,不过,袁术如今领兵在外,他们也不可能做出什么不利于他的事来。

  天子最为忌惮的,就是他们这些朝中大臣向军旅伸手。

  至于曹操,也不在群臣的思考范围之内,如实说来,这位出身卑微,阉人之后的家伙,他们并不是很看得起,从身份上来说,荀彧反而是更加合适的,哪怕是邢子昂,也是适合这个位置的,群臣之中的争斗,小胖子并不知道,他多日都在皇宫之内,未曾出去。

  群臣也没有打扰天子,他们能理解此刻天子心里的欣喜。

  之前的甚么巡视天下,小胖子早已遗忘了,他整日陪伴皇后,夜间查阅奏文,有张郃在朝中的眼线,他也能随时掌控着群臣的事迹,如今的庙堂,比起以往要安稳了许多,尤其是在太后前往外公家里,不知说了什么,从那之后,宋酆在庙堂里也就不再保持沉默。

  他处事竟然开始变得积极起来,如今的庙堂,被划分成了多个派系,荀袁为首的世家一派,曹操为首的实干派,蔡邕为首的温和派,张温为首的...好战派,也可以称为砍头派,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主要的纠纷还是在两大势力之间。

  以蔡邕,卢植,崔寔,张郃,张俭,邢颙,张温等人形成的原先势力,也被其余人称为建宁派,而曹操,荀彧,荀攸,郭嘉,陈宫等年轻人形成的势力,也被称呼为熹平派,或帝党,这两方的纠纷,还是新人上位与老人逐渐的边缘化之中出现的,有着天子的支持,显然帝党的明面势力更为庞大。

  不过,在实际上,建宁派还是掌控着三公,尚书台这些最有权势的领域,帝党不过是九卿之类,还算是他们的下属,若不是有天子的支持,他们根本兴不起任何的浪花,局势渐渐复杂,这样同样是天子希望看到的,他这才算是摆脱了建宁老臣们对于庙堂的控制。

  能够拥有自己的直系心腹,来对庙堂形成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