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决心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身边人的信心,当下苦笑着说道:“你们说得没错!若是这样都不能完胜鞑子一场,那咱们可就太不中用了!至于其他的,咱们尽人事,听天命吧!我杨振只求无愧于心!”

  说完这些话,杨占鳌、严三都没法接话,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杨振所说的,其实就是他现在心里真正所想的——以他现有的条件,准备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致了。

  若是做到了这个地步,面对鞑子骑兵冲击的时候,还是没有还手之力,那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在辽西这个正面战场上继续坚持下去了。

  也就是说,如果他现在的这个打法,面对鞑子重骑兵的冲击不能凑效,他就要认真考虑另外一条“曲线救国”之路了。

  当然了,他的曲线救国之路,可绝不是投降满清,搞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是吴三桂的做法。

  而且事实也已经证明,吴三桂这么做,是很失败的。

  因为满鞑子绝不是满傻子,哪里会任由你身在曹营心在汉,到时候上船容易下船难,只要你上了贼船,一定会让你去做你不能做的事情。

  若是你不做,你就隐藏不下去,若是你做了,你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杨振明白,一旦去学了吴三桂的做法,搞不好他就会像吴三桂一样,彻底陷进去,再也出不来了。

  将来就算是在满清的阵营里造反成功了,到那时污名也早已注定,再想给自己洗白,根本没有一点机会了。

  吴三桂在历史上的前车之鉴,他很清楚,所以他绝不会再去走吴三桂的道路。

  再说了,虽然他认为男子汉大丈夫生逢乱世,应当做到能屈能伸,可是他毕竟还是有底线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去干。

  所以,他的“曲线救国”方针,可不是去学吴三桂,而是要去效仿他一直比较尊敬的毛文龙。

  当初从宁远出发的时候,他的心里,其实就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他要先在正面战场上努力抗清,一旦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满清南下的努力失败,那么他就带领部下泛舟渡海,前往东江镇旧地再谋发展。

  而这一点,也正是他处心积虑地要求走海路北上,并且刻意结好觉华岛水师营守备袁进的根本原因。

  尽管杨振的心里很不爽,但是他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的东亚大陆上,满清八旗军队的战斗力,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了,暂时还没有哪一支力量能够在野战之中与之抗衡。

  但是他也很清楚,现在的满清八旗军队尽管很强,却也有两大缺陷,其中一个是火器。

  不过,满清八旗军队的这个缺陷,眼下却正在得到弥补,而且拉长这块短板的势头,在黄台吉的大力支持下,还在不断的加快。

  如果黄台吉几年后不死,恐怕在火器方面,杨振就没有多少机会了,至少不会有代差的优势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