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一三章 慌张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真正重视自己的建议,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祖大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于松锦前线的战局,乃至对于整个辽东的战局,有着透彻的把握,有着正确的判断。

  如此一来,他之前对祖大寿所说的那些话,也就是他所做出的那些“预言”,才会在祖大寿的心里渐渐生根发芽,说不定在关键时刻就能发挥作用。

  除了让祖克勇去锦州提醒祖大寿之外,杨振也叫金士俊携带了一批松山制铁所和弹药厂联合制造的飞将军、万人敌,去了宁远城一趟。

  一方面,杨振想叫金士俊去跟他的父亲宁远团练总兵官金国凤提个醒,把满鞑子军队可能在十月前后突袭宁远城的消息带过去,叫他预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一次,金国凤父子就会被坑死在宁远城下。

  杨振当然希望,能在他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量避免这个历史事件的发生。

  他让金士俊前去宁远传递警讯,并让他带了一队人马,给驻守宁远的金国凤父子送去一批飞将军和万人敌,目的正在于此。

  但是,他也做了两手准备,如果这么做并不能避免金国凤死难的话,那么他让金士俊去一趟宁远,也能让金国凤父子再见一面,好好团聚一下。

  面对辽西复杂的形势,杨振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他可以通过金士俊提醒金国凤到时候坚守不出,也可以通过方光琛这条线,提醒辽东巡抚方一藻,在满鞑子军队围城的时候,不要让金国凤率部出战。

  但是,这些人听不听他的话,那可就不一定了。

  最重要的是,他所传达的消息即满鞑子会绕开锦州、松山、杏山、塔山、连山等地直奔宁远的消息,毫无凭据。

  虽然这是在历史上崇祯十二年十月真实发生的事情,可是在眼下,他却根本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特别是对于金国凤个人,杨振又怎么能让他的长子给他带话,叫他不能出战,而且出战必死呢?

  面对金士俊,他犹豫来犹豫去,根本张不开这个口。

  所以,他最后只叫金士俊传话金国凤,宁远城里守军虽多,但营伍杂乱、良莠不齐,号令不能统一,凭城固守尚可,出城迎战则危,切不可轻易出城。

  这些,已经是杨振能够叫金士俊带去宁远的最直白的警讯了。

  至于金国凤能听进去多少,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因为从人之常情上来讲,金国凤年纪比杨振大,在军中的资历也比杨振深,早已是一员身经百战的老将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类似杨振这种“幸进”之辈,又怎么能够去指点人家如何打仗呢?

  所以,他如果说得多了,不光得罪人不说,而且很可能还要适得其反,起反作用。

  且说十月初一日的午后,金士俊一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