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2章 思想政治问题_中国猎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成长得很快,说明训练上面是很努力的。关键在于,他努力的出点是单纯地为了个人前途,而从来没有把其他事情放在心上。

  太过精明不是什么好事。

  温朝阳看了李牧一眼,随即呵呵笑着对徐岩和赵旭说,“这么说,这个兵的行为应当很出格才对。怎么我和三号一直没有现。”

  他有资格说这个话,虽然比不上李牧的事无巨细,但他对新兵营一百零七名新兵的情况掌握得也是比较多的。慕容明晓这个兵有罕见的复姓,因此很轻易的就给人留下印象,温朝阳是知道这个兵的。

  赵旭略微有些无奈,说道,“这是另一个让我徐岩参谋长不喜欢的地方,他把自己藏得太深。他很难对别人产生信任感,甚至对他的老乡也有一种蓄意式的戒备心理。”

  “哦,一连有个叫顾九的兵,慕容明晓和他的关系非常好,也只有这一个兵。”徐岩说,“前期是他的班长找我谈过这件事情,我这才引起重视。政委,三号,本着治病救人的目的,我建议把他调去守仓库,磨炼个一年半载以观后效。”

  慕容明晓和顾九的关系,李牧和李啾啾最清楚,他们俩不但是小,而且顾九还救过慕容明晓。恐怕也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让慕容明晓产生信任感。

  部队是对信任感很重视的,各种战术的配合,各个科目的配合,兵们之间没有足够的信任感,会导致集体上的危机。上了战场那就更不用说,简直就是灾难。

  支撑1o7团运转的,有一个专门的物资仓库,军区直属部队派有部队看守,理论上,那里也属于1o7团的管辖。但是物资仓库并不在营区这里,也不在驻地周边,而是在金陵远郊,距离遥远,想管也管不了。不过往里面塞新兵,这点权利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没有彻底调出去,还保留在1o7团的编制里,说明徐岩还是对慕容明晓心存希望的,毕竟他的军事素质是有目共睹的,思想上的缺陷弥补足了之后,就是个好兵。

  温朝阳看向李牧,说道,“三号,你怎么看?”

  “那就按照参谋长的意思办。守一年仓库,这心性不能磨过来的话,咱们也就不要在这个兵身上浪费时间了。”李牧说。

  众人点头。

  此时,张以陌提出了一个问题,“政委,三号,这里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入围的这些兵里,有好几个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幸福县籍的兵,加上慕容明晓,有五个人。”

  三十个兵里有五个兵是来自同一个县的,这个事情是要提出来讨论的。

  温朝阳缓缓点了点头,说,“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攀老乡关系这种现象,影响很坏,与部队的稳定息息相关。要好好讨论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他还是尽量用缓和表达方式来表达。

  这个现象,放在几十年前,那就是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政治问题。拉老乡关系就意味着会产生小山头。部队只允许有一个山头,其余的出现的大小山头,都必须要打掉,这样才能完全地保证部队战斗力的完整,以及部队的稳定。

  历年来的征兵工作都在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定:异地征兵。军校除外。包括武警部队通常都是异地征兵。而且不是每年都固定的。比如说今年东南和北方的到广东去征兵,那么明年就有可能是东南和西北的到中部征兵。每年都是随机的。同样不是按照军区管辖的区域来划分。

  这么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打乱部队的籍贯成分。

  几十年前这么做的考虑是杜绝兵变,避免出现新军阀。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营三四百号人,一名当了营干部或者连队指挥员的军官,加上十几二十名同乡,就构成了起义的所有要素。

  我党是干什么起家的,岂能不防着这一手。

  几十年下来形成了一个惯例,但是政治色彩已经不像是以前那么厚重。同一个营出现四五个同一个县的兵也不再是特例。

  但,三十人之中有五人是同一个县的老乡,还是得引起注意。

  涉及到政治问题,李牧通常很谨慎,因此此刻也是表情严肃地思考起来。

  注:今天继续搞起?春节不断更,弟兄们票票也不要断?

  (三七中文et)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