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日出》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洪慎放下心来,这是一出现代剧目,讲述的似乎是发生在大都市里的故事。

  这种题材是中国话剧常用的题材,因为接近现实,容易被观众认可。

  同时,他也有些失望。

  这种题材很容易写,可想写的出彩很不容易,翻来覆去就那点故事,没什么创新,他可是一心要改变话剧界现状的男人。

  时间早春。

  第一幕在xx旅馆的一间华丽的休息室内。

  某日早五点。

  第二幕景同第一幕。

  当日晚五点。

  第三幕在三等妓馆内。

  星期后晚十一时半。

  第四幕景同第一幕。

  时间紧接第三幕,翌日晨四时许。

  洪慎诧异了,竟然是四幕剧。

  四幕剧在国外并不新鲜,但在国内一般都是独幕剧或者中型戏剧。

  四幕剧要算得上是大型戏剧了,一般演出需要两到三个小时,人物众多,剧情复杂,能够展现更为丰富的生活场景,无论是写作剧本还是舞台排演都有很大的难度。

  他编写的木兰从军只相当于中型戏剧,对于四幕剧的写作,他也无法做到纯熟。

  林子轩竟然能够写出四幕剧,说明此人的确有一定的才华。

  洪慎端正态度,认真翻看着剧本。

  这一看,他就沉浸到了这个故事之中了。

  日出讲的是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相周旋,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昔日的恋人方达生试图拯救她,但她无力自拔。

  潘月亭投机股票失败,陈白露债台高筑,深感前途渺茫,终于服毒自杀。

  剧本情节很简单,但故事容量并不简单。

  整部戏剧用人像展览式结构,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白露的客厅和三等妓馆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

  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崇洋媚外的张乔治等,这些人物聚在陈白露的寓所里寻欢作乐,而又尔虞我诈,充分暴露了被金钱扭曲了的畸形人性。

  这不像是戏剧,更像是生活本身。

  洪慎看的内心发冷,他出身官宦世家,接触过上海滩十里洋场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

  他身边的朋友就有日出中那些人物的影子。

  他抬头看了看林子轩,觉得林子轩写的应该就是上海租界内的真实状况。

  上海滩的交际花大多都被有钱有势的商贾和官僚,或者是海上闻人出钱供养着,而围绕着这些人的故事构成了日出这个剧本。

  洪慎可以确定这不是什么编出来的故事。

  他有些佩服林子轩,敢于把身边的事情写出来,以往也有人写这类题材,但从没有人写的如此深刻,如此真实,如此让人浑身发冷。

  当揭开了上海滩繁华背后的真相时,才发觉这个世界是那么的残酷。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在剧本中,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

  “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反映了这个时代大都市里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

  日出,日出。

  洪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真想走到外边的甲板上看一看海上的日出,如此才能从黑暗的剧情中走出来,让自己的心暖和起来。

  这个剧本,他自叹不如。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