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第一次庭审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语拉丁化,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和实用性。

  按照这份拼音方案,那个笔名正是林子轩的汉语拼音。

  季鸿明的律师对这个拼音方案表示怀疑,认为是林子轩捏造出来的,不能取信。

  法官最终做出裁定,这份林氏汉语拼音法案没有得到中国官方的认可,不具有证明效力,除非能够让中国官方开具证明文件,否则不能作为证据。

  下次开庭在一个星期后,如果林子轩无法提供中国官方的证明文件,形势将极为不利。

  这需要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帮忙,王庚拿着林氏汉语拼音方案去了华盛顿,找施肇吉想办法。

  彼得逊律师并不着急。

  打官司就是这样,就算没有中国官方的证明文件,他也有法子把案子拖下去,律师就是依靠这个赚钱的,时间拖得越久,对林子轩越有利。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证明林子轩的写作能力,那就是在美国出版林子轩的诗集和乱世佳人这部小说。

  只要把林子轩著名作家的名头打出去,让社会舆论认可林子轩作家的头衔,他就有把握让法官和陪审团做出倾向于林子轩的判决。

  法庭上注重证据,但场外因素也很重要。

  很多时候,社会舆论有可能会影响到法官的判决。

  在彼得逊律师的介绍下,林子轩把自己的诗集一代人和乱世佳人一半的稿子交给了佐治亚州的一家出版社出版。

  之所以不在波士顿或者纽约出版,是因为乱世佳人是以一个美国南方人的视角在讲述故事,它描写的是美国南方社会的生活景象。

  其中不免有作者自己的倾向,把奴隶主义下的南方社会描写的如田园牧歌般美好,美化了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

  虽然书中塑造了很多形象饱满的黑人形象,但对黑人遭受的残酷对待所提甚少。

  而且乱世佳人的情节正是发生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在那里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只是彼得逊律师说服林子轩的理由。

  事实上,乱世佳人这种小说就算是在纽约也有出版社争抢着出版,这部小说或者视角不同,但却表达了美国人的普遍价值观。

  表现了一个传统社会的崩溃瓦解,人们又如何应付这场社会巨变的艰辛过程。

  它虚写战争,实写战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

  就像书中最后所说的一样。

  “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这种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充满希望,不屈不挠、勇敢坚强、不轻易认输的精神,正是美国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

  彼得逊律师身为一个佐治亚州人,身为一个南方人,虽然在纽约生活多年,但骨子里还是看不起北方人。

  他觉得这部小说只能被南方的出版社出版,也只有南方人才能真正看懂这部小说。我们虽然战败了,但心灵决不屈服。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