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包罗《万象》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园、点滴、互动、艺术等各个栏目。

  只要有趣味,有内涵,能吸引读者,就能在万象上刊登。

  这其实是林子轩借鉴后世读者杂志的内容形式。

  在后世,读者杂志被称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它的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

  林子轩不想办一本专业性很强的杂志,而是一本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通俗杂志。

  在后世上学的时候,他看过很多期读者,里面的不少小故事很有意义,有时间的话可以写下来。

  他记得后世还有本知音杂志也很畅销,专门讲凄惨的人生故事。

  知音杂志的文章向来以细腻动人著称,创造了“知音体”这一形式。

  很多读者都怀疑知音杂志上故事的真实性。

  有报纸甚至披露了知音编辑为了让文章更“感人”、“好看”,对原作进行加工、改编,甚至改变事实,编造故事。

  就算是这样,知音杂志的发行量仍然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六位。

  任何杂志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这么大的发行量只能说明老百姓喜欢这类故事,这种心灵鸡汤的故事能够抚慰读者的内心。

  林子轩觉得下一步可以模仿“知音体”,创办知音杂志。

  还有郑证秋和周剑允主编的宣扬妇女解放的解放画报,也可以纳入万象书局的体系。

  在后世有一本叫做家庭的杂志,原名叫做广东妇女,是一本以恋爱、婚姻、家庭为报道和研究对象的综合月刊。

  发行量在全球文化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八。

  虽然现在是民国时期,时代不同,可读者的需求是一样,以上的杂志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能够覆盖全国大部分的读者。

  万象针对的是社会精英,知音针对的是平常百姓,家庭则是针对女性读者。

  如此,一个庞大的报业集团显露雏形。

  林子轩对未来的规划让平禁亚佩服不已,他只是随便讲了讲未来杂志的内容和运作而已,具体的事务还是要平禁亚来做。

  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也为了服务好大老板。

  在万象书局成立之初,平禁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林子轩出一本诗集。

  趁着新诗的讨论刚刚结束,此时出诗集正是时候。

  连郭沫偌都出了本女神,新诗的奠基人岂能没有诗集,有了诗集才好意思说自己是诗人,否则总有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不得不说,平禁亚在揣摩上意方面很有一套。

  林子轩对此颇为满意,他把自己的诗作整理一番,选出30首新诗,并写信请胡拾和周作仁作序文。

  这是为了回报两人在和郭沫偌的论战中对自己的支持,如此也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

  想要在文坛上混下去,朋友自然是越多越好,胡拾和周作仁无疑都是这个时代文坛的领军人物。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