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风云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民发表激情的演讲。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于是,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策略”,这是日本最早侵略中国的作战计划。

  电影中,日本明治天皇对着手下的大臣说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图谋。

  为了日本能够生存下去,能够更加富强,所以必须侵略中国。甚至是整个亚洲。

  天皇演讲这段是洪慎在广州拍摄,日本天皇等人都是复旦大学戏剧社的学生扮演。

  这位扮演明治天皇的学生以前或许参加过游行示威、街头演讲等活动,在演讲中表现的慷慨激昂,很能震动人心。

  这时候。观众席上出现了喧哗声,这是日本浪人在抗议。

  日本人虽然参加过试映会,不过对林子轩并不放心,便派日本浪人来参加首映,在电影放映中间闹一闹,影响观众的情绪。

  日本浪人大多是在日本国内混不下去的贫困武士。或者地痞无赖。

  他们随着商船来到中国,为在中国的日本人做一些走私交易,或者打打杀杀的事情。

  日本浪人看到天皇演讲的时候非常吃惊,尤其是听到演讲的内容。

  就算那位扮演天皇的中国演员用的是中国话,还是能感受到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林子轩在影院内安排了人员,盯着那几名日本浪人,一看到他们想闹事,便上前制止。

  这些人是冯敬尧的手下,在法租界混的,下手比较狠,把闹事的日本浪人拖出了戏院。

  电影继续放映,中日海战即将打响,战争的导火索终于来了。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朝乞援。

  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到,便诱使清朝出兵朝鲜,从而导致中日两国在朝鲜交兵。

  戏院内,当看到一艘艘北洋军舰被日本军舰击沉的时候,观众心中极为愤懑和压抑。

  这些沉没的军舰都是道具模型,只是做的较为逼真。

  在混战中,北洋舰队一直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吉野”、“高千穗”等日本军舰的集中轰击,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关键时刻,邓世昌愤然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

  于是,他下令致远舰朝着吉野号撞去,意图同归于尽。

  这里有几个特写镜头给舰上的官兵,每一个人都是直视前方,毫不畏惧,抱着必死之心。

  观众看到致远舰上官兵拼死一搏的场景,纷纷热血沸腾,鼓掌叫好。

  这就是电影。

  在现实中,邓世昌或许没有下令撞击日本军舰,或许也有官兵贪生怕死,但在一部宣传爱国主义的电影中,他们必须这么做。

  只要观众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这部电影就算成功。

  随着致远舰的沉没,邓世昌的牺牲,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哀伤的音乐响起。

  观众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等待着影片最后的结局。

  然而,画面一转,来到了旅顺城内。

  在黑白画面的电影中,一抹红色出现了,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在人群中行走着。

  虽然是热闹的集市,人来人往,却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那个小女孩更像是一个幽灵或者鬼魂

  一瞬间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