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九章 穿越者就该这么骄傲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学门为了监视并暗中阻挠美国人的活动,委派摄影家陈万立参加考察队。

  学术考察和盗取文物本身不好界定。又牵涉到西方国家的学者,容易闹出纠纷。

  所以,他们只能暗中阻挠,不像林子轩那样大张旗鼓的宣传,甚至直接把外国学者说成是盗墓贼和文物强盗。

  在学术界,这是很难界定的事情。

  考古是在官方允许的情况下光明正大的挖开墓穴,盗墓则是私人的偷盗行为。

  然而,两者做的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挖开墓穴,把里面的文物拿出来。

  在这个时代。西方人只要花点钱打点官员,就能获得中国官方的允许,光明正大的挖掘。

  就和这次斯文赫定一样,北洋政府已经同意了这次考察,想要阻止非常困难。

  有了林子轩在上海的刺激,北平学术界变得强硬起来,联名抗议瑞典人的考察活动。

  刘半侬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和蔡元赔、胡拾等人不能比,比周氏兄弟也略有不足。

  不过由于他早期在新文化发展中做出过贡献,算是元老级人物,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文化界其他领袖级人物不在北平的时候。由他出面颇为恰当。

  林子轩在上海的报纸上发文声援,并派出一位上海的史学家前往北平参与谈判,算是中华文物救助会对北平学术界的支持。

  他知道无法阻止瑞典人的考察,但要争取自己的权利。

  林子轩提出了三点原则。

  其一。中国学术界要派学者监督瑞典考察团的科考行动,双方合作考察。

  其二,如果发现历史遗迹不能进行破坏性的挖掘,要以保护为主。

  第三,所有文物要交由中国保管,外国学者可以研究。却不能带离中国。

  这三点原则后来成为了外国科考队在中国进行科学考察的共识。

  几天后,那位前去北平的上海史学家给林子轩发来了一封电报,电报里说了一件事。

  他和斯文赫定谈了谈,斯文赫定向他透露了在中国文化界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意图。

  在国内,很多人都认为林子轩是中国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

  这位史学家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唯一要做的恐怕就是在这次谈判中对瑞典人让步。

  斯文赫定虽然没有明说,只是透露了消息,但这位上海的史学家推测这应该是一次交易。

  他不能做主,便询问林子轩的意见。

  一次科考上的让步和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间该如何选择,这是摆在林子轩面前的问题。

  与此同时,刘半侬和北平学术界的不少人都收到了斯文赫定透露出来的消息。

  北平学术界因为这件事陷入了诡异的氛围之中。

  斯文赫定只说从中国作家中选择候选人,既没有划定范围,也没有指明人选,也就是说一切皆有可能。

  林子轩不了解这位瑞典人。

  或许斯文赫定真的是一片真心想要提名中国作家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咱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可他在这个时候说这件事,难免让人以为是利益交换。

  当然,也可能斯文赫定就是要利益交换,我提名,你们让步,大家都有好处。

  这谁也说不定。

  林子轩的选择很简单,那就是拒绝。

  只是一次提名而已,还不值得他做出让步,就算是能保证中奖,他也不打算答应。

  一旦被人曝光拿国家利益换取诺贝尔文学奖,那他的一生将会留下污点。

  再说,作为一名穿越者,拿诺贝尔文学奖是早晚的事。

  林子轩并不着急,以后每年写一本世界名著,还怕没有拿奖的机会么?

  穿越者就该这么骄傲。(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