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四章 克里姆林宫的失败者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轩见面,双方交谈起来。

  苏联人感兴趣的是林子轩是怎么想的,来之前林子轩就想好了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我对苏联的革命怀有憧憬,才有了这次的苏联之行,但来到苏联后却发现苏联国内贫困状况严重,我觉得社会主义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我认为你们要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需要改善人民的生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阶段的划分由国情决定,我就是这么一提。是否采用由你们决定。”

  经过一番询问,这些苏联理论家了解了林子轩的确是突发奇想,而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有过深刻的研究。

  其实,林子轩在后世学过政治课,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但有些话题不能说。

  这时候,一位苏联人从外边走了进来,其他人都站起来敬礼,喊着口号。

  林子轩也站了起来,身边的翻译告诉他来人是列夫托洛茨基同志。苏联最高领导人之一。

  这两天,林子轩大致了解了苏联国内的局势。

  这位托洛茨基同志是斯大林最大的竞争对手,此人是十月革命真正的发起人,是苏联红军的缔造者。是极具有个人魅力的领袖,是和列宁地位不相上下的人物。

  在苏联,大会代表们发言结束时都会高呼口号:“我们的领袖列宁和托洛茨基万岁!”

  托洛茨基是一位革命理论家,他过来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他对林子轩说的先发展农业再发展工业的论断颇有兴趣,事实上,他正在批判斯大林提出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斯大林在1925年提出苏联要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重点发展重工业。

  他和林子轩交流了一会,发现这个中国人和他的观点不同,就失去了兴趣,匆匆离开了。

  托洛茨基认为应该实行农业集体化,土地收归国有,林子轩则坚持要把土地分给农民,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虽然意见不一致,林子轩倒是因此想到一种假设。

  如果托洛茨基打败斯大林,成为苏联的统治者,苏联将来的走向会如何?

  这是一个很好的架空题材的历史小说。

  托洛茨基曾经有机会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却错失良机。

  1925年之前左翼反对派有人提出武装推翻斯大林集团、将之关禁闭,但遭到托洛茨基的反对,他当时把斯大林当做同志,想将斗争置于可控的范围内。

  但斯大林对他毫不留情。

  1928年,斗争失败的托洛茨基被流放到阿拉木图,1929年2月12日被驱逐出国。

  他出国时随身携带了30箱的档案和书籍,这些资料给斯大林带来无穷烦恼,因为其中有不少对斯大林不利的资料。

  在国外,托洛茨基没有放弃斗争。

  他用大量证据揭露斯大林的御用文人对历史的篡改与伪造。

  并撰文批判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及其所作所为,如《被背叛的革命》和《斯大林评传》。

  1940年8月20日,托洛茨基遭到暗杀身亡。

  促使斯大林下决心置托洛茨基于死地而后快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托洛茨基揭露了斯大林的一系列错误,打破了斯大林一贯正确的神话。

  林子轩走出克里姆林宫,回头望着这个苏联权利的中心。

  即便托洛茨基掌握了苏联的大权,这个国家恐怕仍旧会走上相同的道路,这段时期的苏联需要一位铁血而粗暴的统治者。

  林子轩只是一个观光客,他无意改变,也很难改变苏联的历史。(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