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莫斯科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最终大权在握。

  也让苏联进入最为黑暗的时期。

  和以后的苏联相比较,1926年的苏联可以说是阳光明媚。

  除了老百姓贫穷点,国家不富裕,审查制度过于严格外,真没什么好的吐槽点。

  林子轩抱着观光者的心态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体验着这个时代的苏联。

  莫斯科的市民要比其他地区的市民衣装整洁。

  虽然也有看起来像是流浪汉一样的存在,却并不多见,食品商店门口排着长队,其他商店则乏人问津。几乎看不到奢侈品的影子。

  他还碰到鬼鬼祟祟试图兜售古董的苏联人。

  蒋京国介绍说那是以前俄国的贵族,私藏着一些家族传下来的古董,专门卖给有钱的外国人,因为苏联人一旦发现。就会举报。

  或许是林子轩穿的服装过于高档,才引起了这些人的注意。

  想要购买也可以,只是要当心上当受骗。

  仅仅走了几条街区,林子轩和冯程程就没有了兴致,除了建筑不同,这些街区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景象。没有奇特之处。

  通过一座城市的景象就能看出这座城市所承载的文化。

  晚上的时候,他们到戏院去看了一场戏剧,讲述的是十月革命的故事,演的很不错。

  当然,如果每天都看类似的戏剧也会感到厌倦。

  这不是说苏联就没有经典剧目,至少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和《胡桃夹子》等经典的芭蕾舞剧还在上演,只是并不是每天都有。

  林子轩对此颇为期待。

  虽然他不懂得芭蕾舞,但也愿意受到芭蕾舞艺术的熏陶。

  接下来的两天,林子轩先是参观了一所学校,然后听了一场报告会。

  这是苏联方面安排好的参观行程,让来访者充分感受苏联伟大的革命热情。

  在莫斯科的一所小学,参观之后,校长提议林子轩题词,这是每位参观者都会有的程序。

  林子轩想了想,用中文写了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英雄报告会的主角有军人、农民和工人,他们通过各自的职业来展现苏联大革命前后国家的变化,讴歌国家的制度好,讲的声情并茂,热泪盈眶。

  报告会结束,又举办了一场座谈会,重点对报告会进行总结和谈自身的体会。

  林子轩听不懂俄语,蒋京国在一旁翻译。

  这些人大概的意思是听了报告会,被英雄们的事迹感染,浑身充满力量,要为祖国贡献青春,伟大的祖国,伟大的领袖等等。

  这时候,苏联人觉得参观者应该发表意见了。

  听了这么激动人心的报告会,难道你的心灵还没有被震撼,没有被洗礼,从而成为苏联的坚定拥护者么?

  林子轩望着那些激动的面孔,有点不忍心打击他们的积极心。

  “我来到苏联这几天,看到了不少问题,我觉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林子轩发言道。

  这句话让蒋京国吓了一跳,心想怪不得宋部长交代了要看住这位林先生,就是怕捅娄子。

  他非常机警,并没有照实翻译,而是说了一句不相关的话,反正林子轩也听不懂,先把这件事糊弄过去再说。

  “社会主义是共同富裕,所以苏联现在应该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林子轩继续说道,“既然有初级阶段,那么就有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我认为中级阶段是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而高级阶段是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如此才算是社会主义。”(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