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穿越时光的歌声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秀做出了选择,她选择了独自离开。

  当李文秀最后牵着白马离开大漠,返回中原的时候,书中这样写到。

  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一句“我偏不喜欢”道出了少女那一点执拗和倔强,忧愁和哀伤。

  这是一个让人心疼的结局,正是因为这个结局让原本略显平淡的故事充满了余韵。

  林子轩把白马啸西风纳入了他的写作计划,随着上海假日的开拍,他也会逐渐忙碌起来。

  上海法租界徐家汇路七百九十九号,这里是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的制造厂。

  林子轩开车前来,一起的还有黎锦挥、孟晓冬和殷明竹,殷明竹是来凑热闹的。

  百代公司对于这一次的合作非常重视,经理张常福亲自迎接,他们还专门邀请了上海最好的乐团前来演奏。

  上海百代公司的创始者为法国人,中文译为乐浜生。

  19世纪90年代,他远渡重洋来到上海,起初境况颇为潦倒。

  屡经周折后,乐浜生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谋生之道沿街设摊播放唱片。

  数年内,乐浜生不仅藉此安身立命,还积聚了一笔资金。

  1908年,乐浜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最初称为“柏德洋行”。

  柏德洋行从创立之初起即为法国百代公司的在华代理商,销售该公司出品的各式留声机、唱片、电影机械、影片等,批发或零售均可。

  为了发展,乐浜生从法国买来设备,准备自己灌制唱片。

  他们首选的是京剧名家,灌音后,运回法国由百代公司制成唱片,再返回上海销售。

  也就是从这时起,柏德洋行正式改称法商东方百代公司。

  百代首次灌录的唱片问世后,风靡一时,百代由此而名声大噪,一跃而成为中国唱片业界最有实力的企业。

  1917年,东方百代公司在上海建成了自己的唱片制造厂,从此可以独自制作唱片了。

  不过直到现在,他们灌制的唱片还是以各地戏曲为主,甚至包括佛经咏唱,内容单一,不够多元,翻不出新鲜花样,唱片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这是百代公司对林子轩一行重视的原因。

  当他们从黎锦挥手中拿过夜上海等曲子的时候,非常惊讶和意外,百代公司里有懂音乐的人,意识到这可能是唱片业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灌录室内,乐队准备就绪,孟晓冬依旧安安静静的模样。

  女孩没有紧张,她十二岁登台唱戏,面对观众,早已有了大家风范,镇定的很。

  这几日,她跟着林子轩做了歌唱训练。

  毕竟唱戏和唱流行歌曲,不是一个调子,何况她在戏台上用男人的声音演唱,此时要展现出女人的柔媚来。

  她有一副好嗓子,就看能不能适应唱片灌录了。

  音乐响起,孟晓冬在心里给自己打着拍子,像往常唱戏一样,跟着鼓点张口开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歌声传出灌录室,飘荡在20年代的上海。

  一个法国人微笑着朝林子轩竖起大拇指,林子轩也颇为激动,这歌声穿越了时光,而他则见证了历史。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