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照不宣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叫做上纲上线,把所有问题都提到重大原则的高度。

  林子轩的《边城》就被有些人认为是在粉饰太平。

  他们主观的认为湘西连年战祸。哪里有那样纯净的山水和人心,不过是一种臆想罢了。

  但这些人并没有深入农村里去观察和生活,只是凭着主观经验进行抨击。

  反正只要是写社会好的,都是粉饰太平,都是虚假。

  林子轩不反对描写社会的黑暗面,揭露北洋政府的暴行,但不能由此武断的认为其他的文学作品都要被消灭。

  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绝不可取,他一直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也是他选择鲁讯和郁达浮小说的原因,因为他们代表着新文学小说的成果。

  不能因为这类小说和他的创作主张不同就不给出版。那样的思想太过狭隘了。

  这套新文学丛书在美国没有引起反响,但在国内却受到了热捧。

  这毕竟代表着中国文学走出国门,在国外出版了,迈出了一大步。如此一来,这些作家都是世界级的文学家了。

  国内的报纸大篇幅的报道此事,还采访了郁达浮和鲁讯,搞得非常隆重。

  他们把美国评论家的话翻译过来,专门挑好听的刊登在报纸上,批评的直接删掉。

  就这样。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神奇的接轨了。

  看到这种情况,国内的不少作家心思活泛起来,纷纷向林子轩打听情况,他们也准备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林子轩都不好意思告诉他们销量,卖出去上百本算是畅销么?

  这一次真的是赔本赚吆喝了,他劝那些人不要心急,要一步步的来,却被人鄙视。

  他们觉得林子轩太自私了,你自己在美国出名了,就想挡住别人的路。

  谢冰欣身在美国,知道真实的情况,却没有说出来,她的小说卖出去不到一千本,相对于在国内的销量,说出去太丢人了。

  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了。

  林子轩其实没有搞明白国内那些作家的意思。

  他们不在乎自己的书在美国的销量,也不在乎能不能赚钱,只是需要一个世界级文学家的名头,好在国内唬人。

  到那时,他们也可以谦虚的说我的书在美国出版了,这多有面子啊。

  如果只是这样,林子轩倒是可以为这些人介绍美国的小型出版社自费出版。

  美国的一些小书商不怎么注重品牌经营,而是重视利益,只要给钱,出版完全不成问题。

  这一次的新文学丛书不能算是成功,却也不算失败,总要进行尝试,慢慢的积累。

  第二批新文学丛书,林子轩打算出版散文和诗集,让国外的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学。

  他这次到好莱坞是推销电影。

  经过几年的电影输入,如今的明星电影公司在好莱坞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美国放映的中国电影大多出自明星电影公司。

  他已经不需要通过中间商来和大电影公司接触了,而是直接可以联系派拉蒙和环球。

  虽然价格仍然很低,也不会有太好的放映时段,却是一种进步。

  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愿意购买明星电影公司的电影,一方面是电影质量不错,另一方面他们需要这种带有异域风情的电影供西方观众猎奇。

  同时,也能吸引生活在美国的华人进入影院。

  只要能赚钱,这些电影公司并不在乎观众是白人还是华人。

  这一次,林子轩推销的是《杀手李昂》,他要看看这部片子能不能在美国获得成功。(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