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章 超越时代所遭遇的尴尬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识流写法,却有了意识流的神韵,展现了美国人空虚压抑的生活。

  从故事来看,整个美国社会都处在一种精神的荒原上,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出路。

  这是一个异化和堕落的社会,而主人公想要保护心中最后一点美好,也就是孩子的世界。

  这和艾略特的《荒原》所表达的意思接近,都是西方社会的精神幻灭。

  《荒原》用的是象征主义手法。普通读者很难读懂,《麦田里的守望者》用的是小说题材,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她决定帮助林子轩在英国出版这本小说。

  在美国,彼得逊律师给林子轩找到了出版社。只是出版社并不看好这本小说。

  如果不是林子轩在美国小有名气,他们可能就拒绝出版了,他们觉得用《乱世佳人》作者的新作作为噱头,应该能吸引一部分读者。

  他们更希望林子轩能写通俗文学。

  至于《超人》这部漫画,感兴趣的人更少,这和美国漫画还处在发展初期有关。

  1896年5月17日奥特考特的连环画《黄孩子》的刊登。标志美国连环漫画的诞生。

  和中国一样,这个时代的美国漫画家并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也没有可观的收入。

  此时美国漫画的主要读者是儿童,为了迎合儿童的阅读兴趣,市面上的漫画大多以卡通人物和卡通动物形象为主。

  比如1910年连载与日报连环画“楼上一家人”中小疯猫的形象,到了1916年,小疯猫已经成为了卡通明星。

  而且,现在的美国没有专业的漫画杂志,更没有超级英雄。

  出版社认为漫画的设定太复杂了,虽然超人一开始是孩子,但很快就长大了,孩子们不会接受一个成人作为主角的故事,他们或许根本就看不懂。

  《超人》的读者群应该是青少年和成年人,但现在有多少青少年会去看漫画呢。

  培养市场需要时间,所以出版社不愿意出版《超人》。

  于是,就只能自费出版了,这在林子轩的意料之中,他不介意花时间培养美国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并相信漫画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临。

  他主要是把这些超级英雄的版权归在自己的名下,现在花点钱,将来会有大丰收。

  彼得逊律师对林子轩的漫画情结非常不解,不过他是个律师,完成客户的委托就行了,并不太关心其他事情,反正用的是林子轩的钱。

  就这样,《麦田里的守望者》和《超人》在1923年年底出现在了美国读者面前。

  老实说,销量极为惨淡。

  《麦田里的守望者》还好一些,毕竟有了林子轩的名气,卖出去上万册,《超人》则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家长不会给孩子买这类漫画,青少年不关注漫画,只有一些喜欢猎奇的读者才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来阅读。

  这就是超越时代所遭遇的尴尬。

  这和林子轩在《通俗小说日报》上刊载《飘渺之旅》和《甄嬛传》一样,在后世能够畅销的小说,在民国时期却受到了冷遇。

  《飘渺之旅》这种修真流小说刚开始连载的时候引起了热议。

  毕竟小说背景设在了外星球,还有各种法宝,人物能够飞天遁地,的确够新奇。

  然而,这种结合了神话和科幻的故事很快就沦为了小众故事,因为大部分读者并不能接受这种设定。

  读者还是喜欢看一些发生在熟悉环境中的故事,这让他们有代入感,外星球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了,那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