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么是新文学?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那么该怎么区分精华和糟粕呢?怎么知道什么才是真理呢?”林子轩抛出了自己的观点,这是个大杀器,“我以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这个观点来自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则来自于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起源于古希腊哲学之中。

  辩证法即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所以说,这并不是马克思的原创,而是自古就有的哲学观点,马克思详细的阐述了它。

  “一部小说中可能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需要你自己亲自实践来验证,而不是道听途说。”林子轩强调道,“就以《射雕英雄传》为例,这部小说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他转过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八个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就是《射雕英雄传》要表达的思想。”他认真说道,“这里的侠客不再是行走江湖,行侠仗义,而是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而战斗,你能说这是糟粕么?”

  底下的学生议论纷纷。

  他们对于旧文学,或者说是娱乐消遣类型的文学较为排斥,但并不是说没看过这类书。

  《射雕英雄传》在报纸上连载接近一年的时间,生活在上海的人即便没看过报纸,也听过茶馆里的说书,可以说这个故事红遍了上海滩。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按照文学研究会的观点,《射雕英雄传》属于旧文学,是应该被丢弃的糟粕。

  “先生,那《射雕英雄传》是新文学么?”有学生略微迟疑的问了出来。

  “这不是由我来界定的,而是需要你们通过实践来验证。”林子轩鼓舞道,“只要抱着不迷信,不盲从的态度,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就能分辨出精华和糟粕来。”

  林子轩清楚自己不能承认《射雕英雄传》属于新文学,那无疑是在挑战整个新文学的团体,特别是在这个新文学和旧文学激战的时刻。

  所以,他机智的把这个问题踢给了学生们,你们要学会自己思考啊。

  当然,他也知道,今天讲课的内容一定会引起新文学内部的争论,但他提出的三个观点都是经过历史验证的,是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

  第一个是新文学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个是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第三个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谁现在敢反对这三条,将来翻旧账的时候恐怕是要吃苦头的。

  “最后,我有两句话和诸位共勉,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如此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界的脊梁。”林子轩总结道。

  这两句话是陈寅格先生在1929年,他所作的王国唯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来的,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在大礼堂后面的副校长邵力字听到后,觉得这两句话很好,可以作为上海大学的校训。

  北京大学的蔡元赔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作为校训,那么这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不比北大的校训差。

  林子轩的这堂课上完了,但围绕着新文学的争论远远没有结束。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