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青团》(前篇)_维度之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团又称清明饼,是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

  据考证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某些城市每逢清明几乎都要蒸青团。

  古时候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因而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

  路桥大学刚毕业,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清明节。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清明节前后家里总有吃不完的青团。

  因为奶奶家就是做清明饼生意的,一年基本都不开张做生意。

  但是清明节前后的半个月,可以赚到一年的生意。

  以前的路桥还不觉得有问题,没卖青团的时候,店铺就是路桥的家,别人家都住在楼房里,只有路桥家在平房里。

  路桥的成绩不好,大学只混了一个大专。

  学的是市场营销,但路桥一点不懂市场。

  因为在学校里从来不认真上课,也就只知道玩游戏。

  爸妈小时候对路桥还是满怀信心的,但到了初中基本就不怎么管了。

  爸妈有自己的小世界,将路桥几乎是寄养在爷爷奶奶的平房里。

  都说隔代亲,爷爷死得早,爷爷当年是去进原材料的时候,骑着小三轮被汽车撞死的,当时司机逃逸了,一直没找到人。

  不久之后三轮车就被城市禁用了,邻居们都觉得是爷爷的错。虽然爷爷是个大好人,但开没牌照的三轮车就是不好。

  奶奶到时对路桥很好,从小到大几乎都住在奶奶家。

  路桥小时候听到最多的事情就是,读书不好就不好,有什么关系,大不了长大了跟奶奶学怎么做青团。你爸妈一个月也就赚十来万,我这青团,养活你爸和你长大的。去年清明四个星期就卖了二十万。

  那时候的路桥对钱还没有概念,只觉得奶奶说得没错。

  说不定自己真能接奶奶的生意,跟着一起做清明饼。

  奶奶的清明饼真的是一绝,十里八乡都知道好吃。

  奶奶是她的妈妈学的,路桥虽然跟奶奶生活,但清明饼路桥自己没做过,倒是看过奶奶忙活和准备。

  工序不是很多,去年的奶奶还与时俱进,听了隔壁王小美的话,给青团做了肉松馅,味道真的不错还上了鹿港当地的电视台。

  这个王小美路桥认识,小时候就住在自己隔壁。

  王小美的爸妈是卖藤椅的,跟路桥一样平房平日里生活,然后房子里摆满了藤椅售卖,路过的人看见了就会买。

  生意不是很好,但总有人怀旧来买。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有定制的藤椅,价格一把就要上前。

  路桥幼儿园的时候就喜欢追着王小美跑,那时候王小美读初二。

  路桥那时候追着王小美喊姐姐,奶声奶气的,这些话是奶奶在路桥长大之后说的,但路桥都已经全忘了。

  等路桥上初中的时候,王小美已经毕业了工作了,听说是去小学当老师了,路桥唯一的记忆力,有年冬天王小美送给过自己一个皮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