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7章 方琼的异动(4000)_曹操喊我去盗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7章方琼的异动(4000)

  吴良印象中的域外古文字共有两种。

  一种叫做“原始迦南字母”,另外一种则叫做“腓尼基字母”。

  “原始迦南字母”比“腓尼基字母”要早一些,与天朝的“甲骨文”乃是同一时代的产物,都属于象形文字的范畴,通常使用一些简单的象形符号来代表一些具体的事物。

  比如吴良刚才在石碑中看到的“Z”,通常便用来指代“撬”或是“箭”。

  而那个左右颠倒的小写“K”,则可以用来指代人的“手掌”……

  “腓尼基字母”则是在“原始迦南字母”基础上完善出来的文字,算是“原始迦南字母”的后位替代者。

  通过名称便可以看得出来,这两种域外古文字与天朝的古文字从“甲骨文”时代之后,便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演化路线。

  因为它们都被称作“字母”,而不向天朝的古文字一样直接被称作“文字”。

  两种截然不同的演化路线,逐渐形成了东西方后世风格迥异的语言与文字体系。

  “原始迦南字母”与“腓尼基字母”演化成了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并在演化的过程中不断整合,最终形成了西方的语言与文字体系,后世为人们熟知的英语、德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这些便都属于这类语言与文字体系。

  就连维吾尔语、蒙古语、满语也都属于这个体系。

  这个语言文字体系的特点是,这些“字母”通常都需要组合在一起组成词汇使用才能表达相应的具体意思,而“字母”的读音有时也需要结合词汇中的其他“字母”来进行推断,独立出现的时候往往已经不具备具体的含义。

  而天朝的古文字则逐渐演化出了不同的笔画,并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文字体系。

  打个简单的比方,比如要表达“人”这个意思。

  天朝古文字演化而来的汉语会用一撇一捺来写出这个“人”字。

  而“原始迦南字母”与“腓尼基字母”演化而来的英语则会用“person”这样的字母组合来进行表达。

  法语是“personne”。

  俄语则是“человек”。

  如此对比起来便可以明显看出,我们的汉语仍具有一些象形文字的影子,而“原始迦南字母”与“腓尼基字母”演化出来的语言文字体系,已经基本上已经都变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字母组合。

  当然,这还只是最浅层次的对比。

  若是继续往深了进行对比,区别只会更大,令人眼花缭乱,也是因此后世东西方文化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小的差异,令许多翻译工作者都无比头疼的差异。

  因此还闹出《水浒传》与《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类似的翻译梗。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