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2章 韩一良反腐记_崇祯重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宫裁员的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尤其是临近年底,宫中事务繁多。皇后又有身孕,没有多少精力管事。

  朱由检要求一切以稳为主,让宫里的太监组成编制委员会,确定内廷各衙门和皇宫各宫殿的编制。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宫中都会以这个编制为基准,人员的增减会严格控制,不会产生大变化。

  也因为此,内廷的争论很激烈,朱由检也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放在内廷,对一些事做出裁决。

  不过他也没有让外廷闲着,把一柄早就开始打磨的利剑,在此时放了出来。

  这柄利剑就是韩一良。

  此人是陕西澄城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之前担任陈留知县,以清官第一擢为户部给事中。

  他在上任之后,于七月份写了一封《劝廉惩贪疏》,以自己上任后辞却的五百多礼金为例,详细阐述了大明官场的风气。

  里面提到了很多朱由检不知道的事情,例如:

  一个总督、巡抚,没有五六千两银子,是弄不到手的。

  一个道台知府,没有二三千两银子,是弄不到手的。

  京官中的科道馆选,乃至举人、监生,也是花钱买来的。

  建议皇帝惩治贪污,使诸臣视钱为污、惧钱为祸,营造不爱钱之风。

  朱由检看到之后,当时就极为欣赏。召见韩一良问他有没有实据,打算找个人做典型,整顿贪腐风气。

  韩一良说他有交际簿在,但是朱由检让他拿出来时,他就只说是风闻。

  这让朱由检颇为失望,认为韩一良虽然想当清官,却没有破釜沉舟、得罪大部分官员的打算。

  所以就没有任用他,让他把之前写的奏疏拿回去。

  但是也没有撤了他的户科给事中,在朝堂上清理知县出身的科道官员时,还把这个人留下来——

  不管怎么说,韩一良都是清官,这样人的放在户部,他会更加放心。

  如此又过了几个月,朝堂上发生了很多事。尤其是阮大铖以贪污受贿被拿下、光禄寺因为白粮被清理了一遍,都让朝堂官员认识到皇帝反贪的决心。

  官员财产申报,也在周延儒被调任廉政总署后,逐个衙门推进。虽然进展艰难,很多人也只是做样子,却总算好的开始,遏制了贪腐风气。

  这一切都让韩一良受到鼓舞,认识到皇帝反贪的决心甚坚。之前辗转反侧的心情,也逐渐坚定下来。

  尤其是赠与税这个税种被皇帝强行推行后,韩一良更是下定了决心,把自己之前写的《劝廉惩贪疏》修改一遍,重新呈递上去。

  这次他丝毫没有给自己留后路,请求皇帝把这份奏疏在报纸上在发表,坚定自己的决心。

  朱由检从他这个表态,看到了他惩贪的决心。所以授意周延儒,举荐韩一良任御史。

  也因为此,韩一良的职位,从户科给事中变成了都察院监察御史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