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政治上的事我不懂_行者玄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别有各色服装,从内到外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僭越。显然,这些舆服、仪仗背后的等级与阵势也是吸引麴氏父子的重要因素,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环境创造严肃的氛围。

  然而,这种反映森严的等级特权以及君臣父子间差别的舆服制度并不适用于高昌。因为在高昌,国王的权力并没有那么大,一些贵族甚至王族成员都会对王权施加压力,任何一种试图削弱贵族权利的行为,都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他们会在这种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充分享受自己的特权及经济利益,如果他们的权利受到削制,即使是国王,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反对。

  因此,“解辫削衽”令下达后,立刻遭到王室、高昌贵族、平民等各种利益团体的集中反对。无奈之下,麴伯雅只好放弃了改革。

  “可惜已经晚了,”宇文王妃幽幽地说道,“放弃改革并没有能够挽救先王伯雅,一场政变悄然而至……”

  玄奘对这场政变也有所耳闻,延和十二年,反对麴伯雅的一批人结成同盟,在一个麴氏王室中人的号召下,一举推翻了麴伯雅的政权,改年号为“义和”。

  这次政变对高昌的社会影响并不是很大,麴氏的权力也没有因为政变而受到削弱,义和政权的年号是承麴伯雅的“延和”而来,完全遵守麴氏王国制定年号的规律,丝毫没有新立政权的意思。虽然政变成功,但前后只是国王不同,麴氏王国并没有改变,所以在高昌国内也没有引起很大的震动。

  麴伯雅被推翻后,自然选择流亡国外,跟随他的是世子麴文泰,以及以文化贵族自居的张氏家族成员。

  此番流亡一去便是六年,由于恰逢隋末战乱,他们没有流亡到中原,而是投奔了麴伯雅的好友,西突厥的处罗可汗。

  也正是在这次流亡期间,世子麴文泰的能力开始崭露头角。

  义和六年(公元619年),以麴文泰为首领,张氏家族张雄为前锋,同时借助西突厥的兵力,流亡者卷土重来,麴伯雅再一次推翻了义和政权,重新登上了王位。

  紧接着便是奖善罚恶,对张氏家族加官封爵,处理国内遗留的反对派人士,甚至是麴氏家族内的王室成员,剥夺他们的俸禄和官爵。

  经过这次政变和复辟后的清理,高昌国有如重整河山一般。于是第二年,改元“重光”,取重新光复之意,高昌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由于复辟过程中麴文泰表现出色,加上在流亡期间的颠沛流离,麴伯雅再也无心政事,很快便把高昌国一并交给了世子麴文泰。这一时期,高昌国内所有的审批御览都盖有东宫的印信。麴文泰代父监国,正式由幕后转向了台前。

  四年后,即公元623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