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三章 再得一省_卫国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对于山西阎锡山的通电,北京政府的反应丝毫不慢。军政两方同时发布命令,一队政工干部和政府官员启程南下山西。同时,陕西境内的国防军第一军进入山西境内,通过山西境内铁路,直接南下,进入豫北,驻扎在了河南焦作,并派遣兵力控制黄河以北。一时间河南战场上风声鹤唳。吴佩孚顾不得攻击晋军残军,立刻组织兵力固守黄河。同时派兵保护河南省会洛阳。他真怕东北军现在不顾一切南下,到时候毫无准备的北洋肯定会面临一败涂地的后果。

  事实证明,吴佩孚的担心是多余的。国防军第一师压根就没有和其开战的意思。大军驻扎在河南焦作,除了构筑防御阵地之外,没有其他的举动。

  一时间,北洋反而被北京政府的举动搞昏了头。冯国璋急电北京政府,要求中央政府对于此次国防军第一师的调动给予解释。对于北洋激烈的反应,北京政府没有丝毫要解释的意思。对于北京政府的反应,北洋高层气炸了肺。北洋内部出兵的声音喧嚣尘上。获得日本支持的北洋,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尤其是日本物资和贷款连续不断的到位,让北洋上下的底气越来越大。现在面对北京政府的强势,北洋已经不甘心容忍了。这也许就是势力膨胀带来的信心吧!

  还好冯国璋没有被北洋膨胀的势力冲昏了头脑。他知道,东北停战两个月来,东北军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其实力恢复到什么情况谁也不清楚,尤其是随着国防军在山东的百万大军编练成军,并分派到北京所属十几个省份,这代表什么冯国璋很清楚。有着这百万大军坐镇地方,东北军就可以将原本的战斗部队集结起来,凭借东北现有的兵力规模,集中五十万精锐大军丝毫不是问题。而东北之所以没有动手,只能是其内部财力不足或者是蕴含着其他更大的阴谋。

  北洋前线将领中,吴佩孚主张打,因为以东北军的发展速度和潜力,如果不进行节制,北洋就算有日本支持也难以是国防军的对手。

  张孝准则建议不打,毕竟北洋实力经过战争有所消耗。现在内部动乱还没有平定,徐树铮问题不解决,北洋就难以集结更多的部队参与到接下来的作战中。

  曹锟的态度比较圆滑,他以不在和国防军接触的前线为理由,没有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议,但是从他的意思中,冯国璋还是了解到,曹锟更加倾向于不打。他的不打和张孝准的不打还不相同,张孝准不打是为了积蓄力量。为将来大打坐准备,风曹锟的不打则是维持现状,不在因为底盘在发生大战。实际的说就是曹锟不想北洋和东北生死战,直到现在,对于北洋和东北对抗,曹锟都持悲观态度。

  面对这种局势,冯国璋也迷茫了。他亲自前往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