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7章,西京长安_大唐山海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遇到王维与颜真卿两位大家,自然不肯就去,而郭子仪服丧尚未满期,还要回郑县守孝,江朔怕飞鸿子去而复返,郭子仪却道不必担心,郑县郭家习武的子弟颇多,自己回去加强守备就是。

  江朔仍不放心,让浑惟明再安排些人手保护郭子仪,浑惟明知道进京救人不靠人多,也不担心人手不够,留下十几个高手保护郭子仪,韦景昭也留下了十名道士,江朔知道茅山道士玄牝剑阵守御十分厉害,这才放心。

  众人北上走了几里山路,上了大道,又行了三十余里山路到了蓝田县城,浑惟明笑道:“少主,到了蓝田就可以坐船出山了,可以少走几十里山路。

  江朔道:“这里距离漕渠尚远吧?”

  浑惟明摆手道:“不是漕渠,是自然河道,叫做浐水,浐水发自蓝田县紫云山,注入灞水,是所谓‘八水绕长安’的八水之一,二河素有‘玄灞素浐’之称——灞水深广色浊;浐水清浅色净。广通渠底低于长安城,原本难以到达长安,韦坚为水陆转运使之时,修堰拦截浐灞二水,形成一潭,增加了漕渠的水量,令广通渠可直通长安城东郊,托韦相公的福,我们可以乘舟直达长安城畔。”

  蓝田浐水码头并非漕运码头,平民均可自由乘坐,其实王维往来辋川别业,也是坐船,只不过江朔等人当时不知罢了。

  浐水上的舟楫只载人不运货,因此尺寸都甚小。众人分乘数条小舟,顺水而下,很快就走过了四十里水路,出了骊山,浐水果然注入一潭,此潭不甚广大,却密密麻麻停满了舟楫,其中就有不少上门填阙船,看来此处就是漕运的终点了。

  浑惟明拿手往西南岸边一座低坡上的高楼一指,道:“天宝三载通渠之时,韦相公在岸边长乐坡上修建了这望春楼,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庆功会,将各地漕船集中到潭的一边,每条船上都标出地名,载满当地各种特产和奇珍异宝,驾船人皆头戴斗笠,身穿宽袖衫,驾舟依次驶过望春楼下接受圣人检阅,天子大悦,赐潭名曰广运潭。当年老浑也在其中呢。”

  江朔望着广运潭边望春楼,见潭中樯帆云集,岸上高楼依然巍峙,然而当年开潭建楼之人已被远离缙云,不禁唏嘘浩叹不已。

  众人弃舟登岸,向西翻过长乐坡,见一条明渠迤逦向西南流去,浑惟明道:“这便是供给大半个长安城用水的龙首渠。”

  睿息和怀瑾却在此处告辞,他们是摩尼教人,摩尼教在大唐是钦定的邪教,他们不愿意改换面貌进入长安城,因此直接从城北西行,径向崆峒山去,和江朔约定在崆峒山脚平凉县碰头。

  顺着龙首渠行了不过数里,终于见到好大一座都城,城墙高逾两丈,两头竟然望不到边,浑惟明告诉江朔长安城东西长度有五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