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残酷的地狱(下)_大宋奸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仗要打,优柔寡断,只有死路一条。”

  “……”

  ……………………

  平夏城之战进入了收尾阶段,妹勒都逋和嵬名阿埋暂时留在泾原路,理由是章楶认为二人具有情报价值,恳求皇恩大赦,将两人收归旗下。

  辽国使者进入开封,促请赵煦即时停战。在进行正式调停之前,辽使透露这次谈判是鉴于西夏的危急情况,西夏的皇帝要求和解。

  西夏国母梁氏,因对辽使出言不逊,几次羞辱,被惧怕辽国报复的大臣鸩杀。

  小皇帝李乾顺恢复亲政,遣使对宋谢罪,希望进行和平谈判。

  开封府因此分为两派,章惇为首的主战派认为不用理会契丹的调停,无论是战争抑或和平,应由宋朝决定。

  以曾布为首的主和派则认为,党项人如果还想继续为祸圣朝边关,那么即便是北朝来劝说和解,亦当讨伐之。

  而党项人若是愿意承认自己的罪过,听从圣朝的指使,那么即便是北朝没有来劝说和解,亦自当听许。

  吕惠卿也上书开封,表示圣朝应着眼于从党项人身上得到实际利益,不应进一步破坏圣朝与北朝之间的关系。

  最初赵煦比较倾向于章惇的意见,但经过几日与满朝文武的讨论过后,赵煦还是采纳了曾布与吕惠卿的意见。

  遂发国书:“夏国罪恶深重,虽遣使谢罪,未当开纳。以北朝遣使劝和之故,令边臣与之商量,若至诚服罪听命,相度许以自新。”

  除了这些之外,国书上还逼着西夏人承认辽夏关系有别于宋夏关系,坚持宋过才是西夏的宗主国。

  要求西夏承认,辽和西夏是父与子婿的关系,宋和西夏则是统治者与子民的关系。

  也就是说这封国书要达到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西夏与辽国承认,宋朝惩罚自己的子民,并不意味着与辽朝对立。

  第二个目的,国书宣称所有西夏土地都是由宋太宗和宋真宗授予李继迁的疆土。所以,如果西夏不打算投降,宋廷仍保留收回统治权的最终权力。

  同时,还谴责西夏人的态度反复无常,说西夏人一面修贡,一面犯边。

  不过在国书的最后,赵煦表示愿意与西夏进行和平谈判。

  这封国书的态度很强硬,但条件却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辽国使者还有其他的目的,让宋国对西夏休退兵马,还复疆土,以突出辽在宋夏两国之上的优越地位。

  于是又在开封逗留了三十五天,一直到元符二年的一月中旬,谈判无果,他才接受国书,离开开封府,回到辽国。

  在此期间,辽皇耶律洪基以巡狩为名,在接近宋境代州的地方停留。据武德司吏员回报,辽营距雁门关以北只有五到七里。

  辽使返回辽国,宋朝也同时派遣使者到西夏,促请西夏呈上谢罪书和交还两名战犯珪布默玛和凌吉讹裕,作为换取和平的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