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1章 王司徒(六)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人书籍,那些圣人书籍还是在他死后,由他的弟子们写出来的。

  “樊子昭,起初只有几百钱的本金,然后在短短七八年时间里,就抓住机遇,用这几百钱本金赚出来几百万钱的利润,把自己的身价翻了几万倍,诸君,你们谁敢说自己有这般本事?”许劭继续补充道。

  “额……”

  众人对许劭心服口服,大多数人也相信他的评价是公正的了。

  论才就更好证明了,只要让当事人上台来写几篇诗赋就知道他有没有才了。

  才能德,这三项评价里,虽然【德】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但德也是最难评价的,因为德最容易造假。

  毕竟真要论德,王莽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结果嘛。

  而且这一百多年来,察举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了。

  许多人为了通过察举制,各种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

  比如把别人叫到自己家来,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让个梨。

  又比如某些人,搞行为艺术,卧一下冰,求一个鲤鱼。

  又比如某些人,一边说自己要隐居,不为世俗利益折腰,一边又派人到处宣传自己在隐居,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淡泊名利隐居的人。

  又比如某些人,一边喊着要给父母亲守孝三年,守孝期间不能行房事,结果三年后一看,孩子都好几个了,有几个都两岁了。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就如同摆设,根本不能察举出真正的人才。

  有背景的和没背景的都在弄虚作假,最后自然是有背景的被察举了,因此世家子弟越来越垄断社会资源,整个天下越来越让人压抑。

  大汉朝廷官方的察举制逐渐形同摆设,取而代之的则是诸如【月旦评】这种士人们在民间自发组织的另类“察举制”。

  随着许劭把和阳士写的赋公布出来,一众士人看到这篇精美绝伦的赋以后,纷纷赞叹,也相信和阳士确实是一个有才之人。

  但到了【德】这里时,就难办了。

  总不能让当事人现场表演守孝吧?那也太滑稽了!

  【能】可以通过他做的事情做得好还是不好来评价,【才】可以从他写的文章好不好来评价,可是【德】要怎么评价呢?

  现场表演守孝?现场表演哭坟?现场表演让梨?还是现场表演卧冰?

  “王子安,六岁时丧母,六岁开始守孝,现在他十六岁了,他还在守孝!”许劭对众人说了这么一个难以置信的信息。

  原本以为袁绍守孝六年已经惊天地泣鬼神了,没想到还有一个守孝十年,而且还在守孝的。

  离谱啊!太离谱了!

  虽然古人说要守孝三年才符合礼仪,但大家都是嘴上说说,没人会真的守孝三年。

  几十年前,王云甚至还批判了守孝三年的古人礼仪。

  认为真正的孝顺应该是在父母生前好好照顾父母,而不是等到父母死了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