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6章 平凡之路(四)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养更多子民,而中原则只能在祖祖辈辈的土地上(汉地十八省)内卷,在祖祖辈辈的土地上(汉地十八省)扣扣嗖嗖地用有限的资源做更多的事。

  对于如何扩张人口数量,王家是通过增加资源总量的方式来增加人口数量,意思就是是把蛋糕做大,而中原是想办法将蛋糕分得更仔细、更合理,从而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人口。

  想要发展出一片天地,是靠内卷还是靠开扩,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在这个小农庄里,住着的便是梅林一家人。

  梅林是梅珊的女儿,原本跟梅珊一起居住在嫦娥城,二十岁成年后,她便被王家送到釜山城继续开荒。

  并且在釜山与一位男性开荒者成亲生育,两个人加起来有一百亩田。

  她生了四个女儿,大女儿因为是她的农田继承人,所以被留在农庄内,二女儿因为是丈夫的农田继承人,所以也被留在农庄内,三女儿在前几天刚满二十岁,按照王家的法律《开荒法案》规定:已满二十岁,而且又不是农田继承人的,是不准留在原居所继续生活的,必须去新的海外地区开荒,或者是去城里成为一个手工业者(打工人)。

  所以,等到每年的秋收过后,王家船队便会一座座城池地进行人口清理,将那些已满二十岁、又不是农田继承人的百姓迁徙到海外继续开荒,始终保持人均五十亩地,防止五十亩地代代相传导致人均田亩量降低。

  比如五十亩地分给两个后代,人均就变成了二十五亩,然后两个后代又分给四个后代,人均田亩就只剩十二亩了,这样一代代分下去,迟早会跟中原一样产生大规模饥荒。

  这样的话,粮食的总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因为人口增加,导致老百姓消耗的口粮变多了,剩下的余粮自然也就更少了,那不就等于王家赚的钱变少了吗?因此王家是绝对不允许这种事发生的!

  所以,等到今年秋天到来时,她的三女儿就只能跟她分离,前往未知的海外继续开荒。

  至于她的四女儿,因为尚未满二十岁,所以也可以留在这个农庄继续生活。

  依靠着贩卖一些余粮,梅林积攒了一些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些小母鸡,将这些小母鸡养大后,母鸡生出来的鸡蛋她自己舍不得吃,而是卖给【鸡蛋采购员】,这样又可以继续积攒更多钱,然后她便用更多钱又买了几头羊,农闲的时候剪剪羊毛,然后将羊毛售卖给【羊毛采购员】,又能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部分狩猎小队都跟着王家去倭人列岛继续狩猎,将赏金猎人这个行业继续发扬光大去了。

  但也有一些狩猎小队选择留在三韩地区,他们进行了转行,不再进行奴隶捕捉,而是开办了一个个小型的手工业作坊,亦或是经营一些买卖,大多数则是兼而有之。

  比如釜山城现在最有名的桃园狩猎小队,他们没有跟随王家船队一起去倭人列岛,而是改名【桃园行会】,并且在釜山城开办了一个羊毛纺织作坊,每天都有【桃园行会】的成员去釜山城的各个农庄收购羊毛,然后将这些羊毛带回到【桃园行会】经营的羊毛纺织作坊进行纺织。

  久而久之,这些人也因此被大家称呼为【羊毛采购员】,亦或是【桃园采购员】

  他们不仅收购羊毛,也顺带收购鸡蛋、鸡毛、鸭毛、鸭蛋等农产品,然后带回到城里的【桃园杂货铺】统一销售,这个【桃园杂货铺】自然也是【桃园行会】开办的。

  桃园狩猎小队将自己将近两百年狩猎所赚来的钱都投入到了手工业作坊生产中去,他们也想要过上不用刀口舔血也能日入斗金的生活。

  这些行会的出现,可谓是王家统治下的百姓们的及时雨,她们每天忙着农耕,根本没时间大老远跑去城里售卖自己的农产品,现在有人愿意主动“下乡”来采购他们的农产品,那真是极好的。

  就算这样其实是要被割剪刀差又能如何呢?

  中原的百姓就算想要被这样割剪刀差都没机会!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