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8章 昭宣盛世(十)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缺粮地区也只要二十钱。

  五钱至二十钱,这是前所未有的粮价!

  真正的盛世!!!

  文景二帝时期,每石谷在三十钱至六十钱之间。

  武帝时期,每石谷在两百钱至五百钱之间。

  在这样国泰民安的背景下,皇帝刘询也决定开疆扩土,目标正是西羌和西域。

  两个月前,羌人侵扰河西,皇帝刘询认为,也是时候教训一下这些羌人了。

  随即派遣后将军赵充国,以及车骑将军王鸿年,各自统率两万步骑,将侵扰河西的羌人剿灭。

  并准备在剿灭羌人后,再继续向西,把西域也顺带降服。

  ……

  三个月后

  金城郡

  金城县

  上万的羌人叛军已经攻占了临羌县和安夷县,兵锋直指金城郡治所金城县。

  金城郡位于河湟谷地,最北面是蠱水,中间是湟水,南边是河水。

  这三条河流在河西汇聚,形成更大的河水(黄河)。

  金城郡的西北方向是西海(青海湖),南方是大雪山,东面是河西。

  这里原本是羌人聚集的地方,后来被武帝征服,这些羌人也成了大汉的子民。

  羌人是农耕游牧混合型族群,农耕时节他们就下山种田,到了农闲的时候就上山放牧。

  但羌人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而是大汉对河湟谷地以及青藏高原上那些游牧农耕混合型部落文明的统称。

  也就是说,羌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羌人,他们只知道自己是某个部落的,每天过着放牧加农耕的生活,时不时跟附近的其它部落打一架,后来突然有一天,一支强大的、自称汉军的军队征服了他们的家乡,还把他们以及他们附近其它部落的人统称为羌人。

  这就是羌人对于自己身份的了解。

  由于距离中原比较近,而且还能吸收西域的文化,羌人的文明水平不算太低,他们有着自己的纺织技术、冶炼青铜技术,但因为还没有掌握冶铁技术,所以文明水平不如中原。

  文明水平已经大致相当于中原的夏王朝时期。

  汉王朝周边的这些势力里,相对而言,羌人还算比较文明开化的,毕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纺织技术和青铜技术,达到了夏王朝的文明程度。

  而三韩现在还处于初步掌握纺织技术和青铜技术阶段,刚刚达到了五帝时期的文明水平。

  倭人就更惨了,他们现在连青铜技术都没有,纺织技术也只是刚刚掌握。

  骠人更是刚刚脱离母系社会没多久。

  虽然被汉军征服,但羌人对于汉王朝并没有在脑海中形成概念,而是下意识地觉得,这个什么汉王朝,大致就是来自东边的强大部落,过来要求他们臣服,就此而已。

  打赢了就让别的部落臣服,打输了就向别的部落臣服,羌人们上千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他们很习惯向大汉臣服,无非就是一个更大更强的部落而已。

  直到汉人不停地向河湟谷地移民,并且开垦荒地时,羌人们终于发现情况不太对劲。

  以前向其它强大部落臣服时,无非就是定期送些女人和牲畜而已,比如以前的大月氏和后来的匈奴,他们都是这样做的,征服羌人后只是要求羌人定期送女人送牲畜。

  可为什么这个叫汉的征服者,不收他们的女人和牲畜,却天天移民到他们的栖息地开垦荒地?

  这不是挤压他们部落的生存空间吗?

  你们都在这种地建造城池了,那我们还怎么种地放牧?我们还怎么活?

  你跑到我家来开荒,我还能不反?

  他们可以向大汉臣服,甚至向大汉敬献美女和牲畜,但对于大汉不停地移民开荒行为,绝对不能容忍。

  这种挤压生存空间的行为,是要把他们部落推向灭绝的境地!

  因此,随着汉王朝不断把中原的流民迁徙到河湟谷地开垦荒地,羌人与汉人的矛盾就愈发激烈,战争也就不可避免。

  这场战争没有谁对谁错,汉羌双方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生存空间。

  强者生,弱者亡,仅此而已。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