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4章 刘禅试探孙权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北伐,令太子刘禅监国,丞相诸葛亮辅佐。

  不过说是监国,实则刘备临走之前,交代刘禅要好好跟在诸葛亮身边听政,大小事务往往都交给诸葛亮。

  所以现在南方大汉朝廷的一切国事都是由诸葛亮在处理。

  刘禅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北伐之前,刘备对南方国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平日里除了国家政务,他最上心的就是对太子刘禅的培养,不仅时常带他下乡体察民情,还对他进行思想教育。

  沈晨曾担任过太子太傅,这个职务汉时也不算虚职,而是与太子少傅一起负责对太子的教育工作,只是当时沈晨在凉州打仗、汉中练兵,因此教育任务就落在了诸葛亮头上。

  当时诸葛亮就任职太子少傅,太子府还有太子家令来敏、太子仆尹默、太子庶子费祎、太子洗马董允、太子舍人霍弋等人帮忙辅佐,一同照看刘禅起居。

  后来在沈晨的建议下,刘备又置太子太师,由诸葛亮担任。

  东宫三师中,太子太傅起源于商周时期,乃是负责辅佐太子的重臣。西晋又置太子太师,与太子太傅一起负责太子教育,到了隋唐才出现太子太保,自此便有了东宫三师。

  只是隋唐以后的东宫三师以荣誉衔居多,而现在的太子太傅和太子太师还是有一定职权在身上。

  诸葛亮为太子太师之后,负责的是太子的文化教育。反倒是沈晨这个太子太傅,改为了对太子的骑射武术教育,职责有了一些变化。

  于是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诸葛亮就会与刘禅一起,培养刘禅的同时,也是在培养来敏等未来的国家重臣。

  此刻十一月份,天气转冷,荆州虽未下雪,却也寒风呼啸,敲打着门帘,发出清脆响声。

  诸葛亮跪坐在襄阳皇宫德阳殿偏殿的政务厅。

  厅中烧着炭火,十分暖和。

  最上面刘禅坐在主位,下方诸葛亮、来敏、尹默、费祎、董允、霍弋等人就坐,陪着太子帮他一起了解政务,辅佐国事。

  今年刘禅已经二十岁了,长得白白胖胖,他生性爱玩,有昭烈之风。

  刘备小时候调皮捣蛋,现在有了儿子反倒要他循规蹈矩,因此刘禅之前过得颇为压抑。

  后来沈晨见他终日闷闷不乐,于是常遣儿子沈印、沈熙进宫陪伴,并且上书刘备,希望不要太压抑刘禅天性。

  孩子爱玩并不是一件坏事。

  只要能够做正确地引导,对刘禅树立良好地三观,让他不做伤天害理之事,就应该合理地让他适当玩乐,而不能压抑得太过,那样容易适得其反。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以前得不到,将来就可能加倍索取。

  一旦以后刘禅登基,头上无人管他,往往会更加放纵。周宣帝宇文赟、隋炀帝杨广、明穆宗朱载坖就都是典型的例子。

  虽然沈晨并没有拿这些事情举例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