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章 童工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转动的水车,放在水里用它自己会转动汲水,但那种东西目前暂时不适合推广。”

  “为什么?”

  邓洪纳闷,有好东西为什么不拿出来呢?

  沈晨说道:“防止以后被敌人学去,还有咱们乡的沤肥技术,也必须保护起来,被人学去了可就不好了。”

  这就是打算搞技术壁垒,不止是沤肥技术和水车技术,以后还有马镫技术、马蹄铁技术、冶炼技术、建筑技术、制造技术等等。

  当年学建筑设计的时候,走了不少地方探访古代工艺,意外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很多都是唐宋时期才出现,明清时期大规模推广。

  虽然同样是古代,然而明清时期无论是工艺还是繁荣程度,都远超汉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钢铁产量。

  根据后世考古学家李京华教授对于西汉冶铁制造业的分析,认为整个西汉二百一十年历史,钢铁的总产量为17855吨。

  而明朝洪武初年官营钢铁总产量就达到了9235吨,明中后期嘉靖十年,光广东地区一年产量就是13500吨。

  所以即便是把明清时期的一些技术放到汉朝来,水平也属于降维打击,技术含量不可同日而语。

  这些技术未来也需要一个庞大的势力去推动,如果现在就被别人学走了,几乎跟资敌没什么区别,毕竟曹操占领北方,拥有骑兵何止上万?

  若都学会了马镫和马蹄铁,恐怕即便是有长江天险的江东也难以抵挡他的铁蹄锋芒。

  邓洪把龙骨水车模型放在一边,问道:“阿晨,学业进步得如何?”

  “还行吧”

  沈晨犹豫了一下,说道:“只是先生还未正式开始授课,现在已经把大篆和小篆学得差不多了。”

  邓洪点点头道:“大篆小篆是基础,咱们宗族传下来的书都是用隶书写的,可很多古籍都是秦篆所写,所以先生做得没错,我当年游学的时候,也见过别人天天学篆书。”

  “这样啊。”

  沈晨就放下心来,诸葛亮和邓洪都这么说,那应该没错了。

  他之前没拜过汉朝大儒为师,也不明白为什么宋忠只教他书法而不教课文,现在看来,还是有他们的用意。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沈晨嘱咐邓洪,让他下次回宗族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让族人尽快把庄园建造起来,同时按照他的布置,多练兵马,多冶炼钢铁,多制造瓷器。

  按照周林去年跟他说的情况,如果顺利的话,他今年又会去一趟江东。当时双方约定,要是经过襄阳的话,他会派人去南阳找沈晨。

  到时候沈晨除了要把船舶技术卖给周林以外,还需要将黄门亭利用高炉窑洞炼制出来的精美瓷器卖给他。

  汉代白瓷确实不错,可相比于唐三彩还是要差一些,想必能得到各地权贵的青睐。

  下午,等邓洪离开之后,沈晨又前往中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