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辩论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辩论

  在汉代进行经学辩论,是常有的事情。

  从西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再到东汉白虎观会议,学术界的争论一直没有停过。

  汉末的时候比较著名的争论就是大儒何休与大儒郑玄之间的辩论。

  除此之外,其它比较经典的辩论赛也非常的多。

  比如郑玄曾经被袁绍强征,当时席上也有很多名士,竞说异端,百家互起,郑玄一一辩论,说得他们心服口服。

  还有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虽然是三国演义杜撰,但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原型,反映的是当时大家坐在一起,互相辩论的一种场面。

  而真正舌战群儒,是后来季汉大臣费祎、董恢出使东吴,与孙权重定盟约的时候,孙权派诸葛恪和羊衜与他们辩论,双方才博果辩,辞锋不绝,难分高下。

  所以辩论在汉代非常常见,它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宣传自己的学说,与他人进行学术论点争论。二是宣扬名气,作为自己成名的一种方式。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过辩论来达到某种目的。比如何休与郑玄之争,就是西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的延续。而费祎、董恢出使东吴的辩论,则是为了完成联吴抗魏的战略目标。

  今天诸多世家子弟齐聚于此,也有他们的目的。打压沈晨,防止他继续宣传自己抗曹的思想,避免将来他们想要投靠朝廷的时候,因此遭到曹操的嫉恨。

  同时如果能够打压沈晨的话,曹操也许会非常高兴,一高兴给他们个官职,召他们去许昌为京官,岂不是飞黄腾达?

  所以自然而然要过来砸场子。

  但今天来砸沈晨的场子,那就是阻拦沈晨立言的道路。

  这是他的大道。

  大道之争就是生死之争。

  孔子诛杀少正卯,为的便是这人教大道。

  因此他才杀气腾腾,若要论武,自然就是即分高下,也决生死。

  人群当中这些所谓世家子弟一时被他唬住,惊骇于他的气势,不由自主地后退。

  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是温室出来的花朵,里面有真才实学者,自然也有游历四方,敢于腰间悬剑,于乱世当中拜访名师,学习知识的真儒生。

  比如那位文夏,人家就是从茶陵过来拜在王俊门下,乃是位敢于击剑的真儒,见沈晨隐隐威胁众人,一时不忿,站出来说道:“若是论剑的话,那大家一起上你岂不是必输?”

  沈晨微微一笑,露出一嘴的白牙:“大家不要误会,论剑自然是要公平,一对一无妨,击剑射箭都可。但想要一起上的话,那我也可以一起上,诸位说是不是!”

  “嚯嚯嚯嚯嚯嚯!”

  站在院内维持秩序的从黄门亭那边抽调过来的二十勇士纷纷抽出了腰间的环首刀,齐齐怒吼。

  他们可都是和曹军奋勇杀敌的猛士,手底下哪个没有三五条人命?

  战场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