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7章 天意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反而可以树立一个“忠于王事”的形象。

  所以啊,从私心上讲,如果时机合适的话,司马懿还是想主动出击的。

  但,司马懿还是在犹豫,因为他始终觉得,诸葛亮这次北伐的一切行为,都好像是有所预谋的一样,行事过于出乎正常预料了。

  你要说诸葛亮完全是被形势所逼,急于求战,不得不为之司马懿的直觉告诉他,还真的就未必。

  最后,司马懿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诸葛亮急于求战的真正理由。

  从表面上的举动来看,诸葛亮军中缺粮,而粮草后勤通道又面临陈泰的威胁,急于求战说得过去。

  但缺粮的原因,司马懿始终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而军粮通道,如果可以,其实诸葛亮是有条件据守的,并不是一定要暴露在陈泰的进攻范围内。

  况且,如今陈泰也没有对昆阳和鲁阳发动强攻,蜀贼的运粮通道虽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影响并不算太大诸葛亮怎么就能缺粮了呢?!

  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司马懿始终不敢下定决心,寻求主动出战的机会。

  就继续在洛阳城里蹲着吧,司马懿相信,如果诸葛亮是真的缺粮的话,现在着急的,应该是诸葛亮才对。

  就这样,在诸葛亮“梁县索粮”事件之后又过了半个月,驻守洛阳的司马懿,依然没有半点动静。

  连带的,连洛阳北侧的孟津渡,现在的战况也慢慢的平息了下来。

  在得到了司马懿派来的一万援军之后,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总算是在孟津渡稳住了阵脚,而对面的魏延,张飞,庞统三人,在久攻孟津渡不下之后,也没有选择继续强攻。

  士卒的士气,也是会随着进攻的顺利与否而产生变化的,如果进攻不利,随着伤亡的增大,士卒也会慢慢的掉士气,而即使一开始防守不利,但随着增援到来,慢慢稳定局面的话,士卒也会涨士气。

  因此,双方经过一番猛攻和硬守后,也慢慢的开始各自收拢兵力,暂停作战,互相恢复士气,准备下一场大战。

  就这样,河洛地区的战事,居然在诡异的气氛中,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这个气氛,诸葛亮是不愿意看到的,但洛阳城内的司马懿是真的沉得住气,诸葛亮一时间也没有任何办法。

  该用的招数已经都用了,司马懿要是继续屯兵不出的话,那诸葛亮除了继续围困,然后从荆州或者长安调兵外,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至于这场大战的胜负,恐怕就真的只能看天意了。

  而“天意”,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到来了。

  是的,很突然,至少对诸葛亮来说,是这样的。

  但对于“天意”的发动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多么突然的事情,都已经准备了一个多月了。

  建兴七年十二月初,原本驻守在江夏陆口的周瑜,突然提兵五万,兵分两路,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