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2章 迁都之议_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2章迁都之议

  诸葛亮要回成都,目的只有一个——迁都。

  不能再让天子在成都呆着了,再呆下去,将来就算大汉真的三次中兴,以天子如今的威望,也承担不起中兴之主的名声。

  世人都会说,是诸葛亮,张溪等人打下的大汉中兴局面.一个不好,有可能会造成君臣嫌隙。

  有一说一,如果说天子真的是暗弱无能之人,诸葛亮就算拼着自己的名声不要,只要能三兴汉室,报答先帝的恩情,那也就可以了。

  但天子.刘禅在诸葛亮的眼里,也许不如先帝刘备,但至少也是一个合格的主君。

  既然主君全心信任自己,那诸葛亮也得替刘禅谋划一二,免得将来自己退下来了,刘禅连接管权利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迁都势在必行。

  上次让庞统带话,诸葛亮已经知道了朝中群臣对于迁都的态度了,而这次回成都去,诸葛亮就是要尽力促成这件事情。

  至于是迁都长安还是迁都洛阳.说实话,诸葛亮也知道迁都洛阳是最合适的,但现在洛阳依然算不上多么的安全,河东,河内,虎牢关不下的话,让天子迁都洛阳,跟迁都到前线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诸葛亮的打算,是让天子先到长安暂住,等到前方战事推进,洛阳安全后,再考虑迁都洛阳。

  只是,这么做的话,诸葛亮也知道,中间的麻烦和压力有多大.所以,在回成都之前,诸葛亮需要争取一些人的支持。

  徐庶和赵云都在洛阳,就地商议也方便。

  反正不知道诸葛亮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说服了两个人,让两人同意在诸葛亮的疏奏上联合署名,一起上奏,赞同迁都。

  而有了这两个人的支持,诸葛亮觉得还有些不够.他写信给江陵的张溪,让他抽空来一趟南阳,在诸葛亮回成都的途中,两人见上一面。

  其实诸葛亮的用意很简单,就是想借用实权老臣的威望来给迁都背书,强行压制朝中的反对声音。

  而这里面,卫将军,关中都督赵云,前将军,荆州牧张溪,就是非常重要的两个人选。

  赵云是目前先帝的那一班股肱之臣中,目前尚且存世的一位.别提什么刘琰,那就是个吉祥物而已。

  而张溪,不用说,不仅是地方实权镇守大将,还是托孤重臣之一,没有他的背书,诸葛亮也不敢强行推动迁都的事情。

  赵云和诸葛亮的关系一向密切,彼此之间也知道对方的人品,当赵云得知诸葛亮迁都的真正用意后,让赵云支持诸葛亮,并不是难事。

  可张溪.诸葛亮还是有点犯嘀咕的。

  张溪在诸葛亮眼里,虽然也是自己政治盟友,但张溪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顾虑。

  虽然张溪的身后并没有实际的利益纠葛集团.嗯,至少在颍川郡没有攻下前,张溪暂时还没有.但是呢,上次诸葛亮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