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 杀器_属性点慈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殉爆方面,宝石的重量比仅有1%都不到。反倒是小模块的魔力总量低,没那么危险,宝石占比还大点。

  暴雨一型先弄了五台在卫戍部队里试用,顺便让李想去看一眼。

  “声音好怪的,嘟嘟嘟,嘟嘟嘟这样。”李想回来后模拟着炮声。

  是怪了点,不过王齐并不关心声音,只要不是嘘嘘声引得人尿急就行,他问:“炮弹能打多高?”

  “太小了我看不清,反正三、四千米的高度还在往上飞。”

  那和真的高射炮也差不多嘛,说明研究院是真的理解了弹道相关问题。

  样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确实没发现什么严重问题,才下了一百台的单子。

  一百台分布在火山山脉各个修筑了部分工事的隘口,其实都不太够用,不过这东西比步枪难造多了,没有大规模订单支撑单开生产线的情况下,一百台都得两个月才能造完,到时候看看改进型号的进度和北面的变化,再做决定是否继续加量。

  后续都交给军方自己去协调,王齐准备要推动大杀器登场了。

  蒸汽机车。

  王齐不是脑内自带百科的大佬,他只知道蒸汽机原理,知道信息时代仍然在运营的蒸汽机车外观啥样,并不清楚如何在控制总重量的前提下,让火车蒸汽机的功率超过六千马力。

  现在有了蒸汽机的使用和生产经验,也能有一定的加工精度,甚至还有几个早就接触过蒸汽机的小工程师,有望把蒸汽机功率推到一千马力以上,这样的功率在铁轨上足以运输近千吨的货物。

  整备重量五百多吨达到六千马力出力的某奇葩不算,这种水平的量产型号机车都是蒸汽机车发展近一个世纪的成果,期间不知道凝聚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纯凭摸索要直接一步登天有些太离谱。

  所以一开始只要能让整个车头动起来,有一定的牵引力就行。

  为了提高开发效率,少走弯路,王齐利用已有知识自己绘制了蒸汽车头的解剖大图和一些分解图纸。

  即便见过在博物馆里参观过蒸汽机车,单人搞这种事也很困难,他也没有头铁的要自己攻坚,只聚焦几个重点。

  一个是蒸汽管道和锅炉的组合方式,它直接影响到火车头产出的蒸汽量和蒸汽压力,对动力的影响最大,王齐也知道蒸汽还要在炉内做二次加温提高热利用率。

  第二是动力输出到动力轮的传动结构,最早是单纯的前后方向出力,但是可靠度低,准备工作量大,所以还要增加纵向的辅助出力点,当然实际蒸汽提供的机械动能还是前后,只是通过特殊的机械关节提供上下助力。王齐也是在各厂应用蒸汽设备时钻研了很久才搞明白咋弄。

  第三是制动系统。

  原则上火车应该具有无限路权,意思是挡在火车前头死了都活该,但本世界有魔法,除自然灾害损毁,人为破坏铁路的行为更多。

  以现有的从事生产的部门数量,造火车头并不是个容易事,为减少车头因脱轨出现报废的情况,制动甚至是比传动更为重要的系统。

  让人为难的是,王齐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做制动,他只知道蒸汽机车是要同时用空气和蒸汽进行制动,并且相关气缸在机车头最前端。

  线索就这么点,要反推出一个足够成熟的火车制动系统,实在是做不到,只能简化一点。

  可即便是简化过,实际也比现在新城重工使用的动力蒸汽炉整个都复杂,因为里面还涉及到蒸汽驱动压缩空气、浮阀式液压系统、气闸相关管道排布方式等等,包括汽笛、撒沙机构也只不过是这套车头气压系统的小零件罢了。

  每天抽两小时做数学题和绘图,花了近三个月才弄出四十来张图纸,包括几个重点系统的单独构型,几十种重要零部件的三视图等等。

  画到这地步还有些忧心忡忡,问李想:“能看懂吗?”

  李想猛摇头:“我看不懂不要紧,有人能看懂就行了吧。”

  “他们也够呛,你过去的时候跟他们说,不用照着做,只要比人力好用就行。”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