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7章出兵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骑兵也是以蒲类骑兵及月氏骑兵为主。

  但大家都知道这支军队是秦国面向西域征召的散兵,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由秦军控制的骑军。

  虽然装备暂时还是以匈奴牧民的习惯着皮甲持弓箭,但马具、补给、爵制、军制等都是以秦军为标准。

  于是西域军民一比较:

  加入联军却没有这许多好处,打了胜仗拿了军功或是抢了土地也得不到赏赐……联军军制得到利益归属该国,其国内自行处置。

  不过当然,处于奴隶制还未改革的各国兵士很可能都得不到奖赏或只得到很少的奖赏。

  反而是加入蒲类军,语言、习惯等都一样不说,得了军功还能获得爵位和封地。

  同样是作战、同样是刀口上舔血,何必要为他人而不为自己卖命?

  于是许多人其实是有意被淘汰而选择加入蒲类军的,西域军如此,月氏军也是如此。

  沈兵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不知道。

  这对秦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另外再加上一万河内兵,秦军总兵为八万人,赶着从西域各国征集来的牛羊浩浩荡荡的朝草原深处进军。

  汉时霍去病之所以能屡击屡中而其它将领却屡次出击都未能寻到匈奴主力最终无功而返,其原因之一就是霍去病所领的骑军不是寻找匈奴主力而是攻其必救。

  东西走向的燕然山与狼居胥山横亘在草原中央,匈奴在两山之间狭长的山谷南端建了一座龙城。

  古诗所说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便是在这位置。

  匈奴是骑军,骑军要跨过山脉极为困难。

  是以坐落于两山之间的龙城地理位置但极其重要。

  汉军一旦攻陷龙城,匈奴的活动范围便会小得多于是机动性也会受限。

  霍去病攻其必守,且还是一次又一次出其不意的长途奔袭,又哪能不屡立奇功。

  问题就在于霍去病一次又一次奔袭大多兵力不多带有偷袭性质,于是匈奴可以一次又一次恢复元气,最后实在耗不起了才不得不远避漠北。

  沈兵此次进攻,却是打算一次就拿下龙城便长期驻守。

  确切的说不是长期驻守,而是将其交给西域及月氏骑兵打理……他们同样也是游牧民族,若能获得这大片适合放牧的草原同时又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哪还有不愿之理?

  然而,匈奴又哪里会甘心自己的草原被别人所占!

  更何况战略重心龙城只有一个。

  于是匈奴、西域、月氏就会在这一带你争我夺互相仇视,于是中原就少了许多麻烦。

  至于西域和月氏将来会不会发展成中原的敌人……

  沈兵认为这不取决于在草原的是什么人,而是取决于中原自己。

  若中原弱了,不管在草原的是什么民族都有可能成为中原的威胁。

  这不是沈兵能控制同时也是在他能力范围之外的事。

  没有人能保证中原永远不遭外敌入侵,能守住眼前这数十年就不错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沈兵扶植较弱小的西域,以及历史上被匈奴打得要逃往中亚的月氏成为敌人的做法显然是正确的。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