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章节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期望,也给与了很大发展空间。自从独立后,印度军队规模几经扩充,其实力不断膨胀的势头在世界大国中是罕见的。

  应该说印度军队是当今世界上除美军以外最大的一支职业化全志愿军。其军官待遇好,社会地位高,而士兵又多来自北部锡克、旁遮普、廓尔喀等尚武民族,他们体格健壮、性格强悍、吃苦耐劳、勇敢善战,世代以当兵为荣,但雇佣观念较强。加之陆军实行联队制,按民族编成,统一指挥。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种姓、多宗教、多语言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宗教之间、种姓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陆军一直沿用“联队”编制方式,按不同地域、宗教、民族招训和编组步兵营。各联队均有本联队的专门队旗、队歌、队服、队徽,以及具有宗教色彩的战斗口号。且三军实行低级委任军官制,保留足够的基层骨干力量。印度独立时,正式军官奇缺,于是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低级委任军官制在募兵制的相伴下得以保留下来,使印军有足够的基层骨干力量。这一切都使得印度军队具有一定的骄傲感、荣誉感和部队之间的团结感。

  这种荣誉感也许会让他们勇敢战斗下去,也许又会让他们丧失战斗的勇气,从而成规模的放下武器投降。这一切都是似乎是矛盾的,但也是客观存在的。印度独立后首位总理尼赫鲁便希望成为亚洲及世界大国,但这种想法是建基于理想性的世界观,希望以国际法建立全球新秩序、仰赖多边主义机构、终结权力政治平衡,这种世界观莫衷程度上跟印度当时独立后无论军事或经济实力都相当有限这一客观因素有关。不过这种思想在冷战中并不实用,冷战期间由于内政外交政策缺陷,印度政府让国家在全球秩序中趋于边缘,因为国内实施矫情的假社会主义政策,导致经济成长不振;海外主张不结盟政策,立场又强烈亲俄,所以印度在国际政坛上一直不受重视,这种情况直至冷战结束,才得以好转,也正是这个时候,印度才重燃建立大国地位的希望。在1962年中国与印度因边界争议爆发战争后,印度一直认为自己是“军方装备不足、措手不及,惨败给经验丰富、武力强大的中国军队,所以印度军队要洗刷耻辱。为了能够洗刷这个耻辱,印度人甚至去改变自己的对外策略,冷战时期,印度大多将东南亚诸国视为美国手中的卑劣傀儡,但今天却是为了东南亚而与中国一战,而与中国的对决更是宿命性的,不仅仅在亚洲,甚至在非洲,印度也试图证明自己能与中国争夺政治及经济影响力,同时印度大幅增进与美国的互动,不再如冷战时期般彼此对立,甚至印度试图与美国人走近关系,封锁中国。

  可正是这种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