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节 利牙(三)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作战理论时将处于突击阶段的炮火掩护,自火力支援体系中所中分离出来,以确立保障进攻部队支援纵深战斗时,能够将火力突击的独立地位发挥出来。

  每个步兵师拥有3个步兵旅以及1个营级规模的装甲团,师属炮兵旅则下辖3个直接支援炮兵团,每个团18门105毫米或130毫米*炮;1个全面支援炮兵团,装备有18门155毫米*炮;1个拥有12门120迫击炮的独立迫击炮连。可是这样有限的炮兵在一贯强调‘大炮兵主义’的中国陆军的面前,的确算不了什么。

  而且中国陆军炮兵单位的基本作战组织形式虽然与火力支援类似,但所不同的是,师、团、各级炮兵在针对火力支援以保障纵深及深远方向突击的问题上,各有分工,而这种分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编制级别越高、拥有火炮配系越全的部队来讲重要性越强。而且,本身这种火力任务形式也是对传统理论中合成部队突破敌防御前沿,装甲部队突入向纵深发展的作战模式的延续。可以说,正是如此,整个印军的反击刚开始,炮兵阵地便被中国军队的反压制炮火所覆盖,而失去了炮火的掩护之后,单纯的反击将会死得很难看。

  面对印军的炮火瓦解之后的狼狈,步兵12团当即决心以团属炮兵以及团属火力支援营对印军的装甲力量进行急火攻击,团主力则从11团的侧翼对实施反冲击,同时配合师部炮兵团的炮火,一鼓作气打垮当面之敌,从而趁印军反击混乱的机会一举攻入列城。

  半小时后持续数分钟的155毫米*炮雨揭开了步兵第4师攻击前进的序幕。从进入准备阵地,到炮火掩护开始,这段时间对于每一个官兵来说,都是极为漫长的,虽然这急袭的炮火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低于每个人来说,都似乎像是数年之久,这种等待是让人感到坐立不安的漫长。处于在左翼位置上的第12步兵团主力开始完成集结,并控制在第11团的侧翼,而团属火力支援营则是开始排好冲击队形,在印军预设阵地处,做好准备。

  到处都是爆炸炸起的烟柱垂起在天地之间,滚滚的浓烟直冲而起。提前出发的师属防空营的自行防空系统在开始展开,所有的战车都在默默的做着最后的准备,步兵们则显得有些惬意的坐在地上,等着信号弹的腾起。所有人都在最后确定弹药。露出身来的战车兵们则是悠闲的抽着烟,没有人看到预设阵地之外是什么样的场景,因为必须要冲过两道迭起的土坡才是开阔的战场,炮兵们则是按照报过来的坐标,在这个类似于反斜面阵地上拼命的对着远处的列城方向展开炮击,虽然看不到战场,但所有人都看到到那一柱柱腾起的烟团。

  这一轮的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