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一章节 旁遮普(一)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掌了国大党。但这不仅仅只是政治上的延续,更是政策的延续。

  在管理国内政治经济的事务中,英迪拉埋下的祸根就很严重,从1982年起,印度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直线上升,农村土地则集中在少数地主、富农手中,两极分化加剧。而更重要的是,家族内部的冲突留下的隐患更是存在。玛尼卡被逐出家门之后,她与桑贾伊的儿子,瓦伦-甘地却是在2004年年初,加入了国大党的反对党-人民党。从加入人民党开始,瓦伦-甘地在党内的地位迅速攀升,加入人民党还不到一年,瓦伦就被提拔为全国委员会的执行委员。通常情况下,只有经过多年基层历练的党内精英才能得到这个重要职位。很显然,人民党是想利用这个血缘关系层面来打击印度政坛上赫赫大名的“尼赫鲁-甘地家族”及国大党。

  不过经济和家族上的事务都不是拉胡尔-甘地总理和目前最头疼的问题,最头疼的问题其实是宗教和民族矛盾,这一点,甘地总理恐怕没有认识到的是,自己的祖母当年是怎么样埋下祸根的。

  正是在英迪拉-甘地总理执政的这一时期,印度固有的种姓、教派、民族矛盾更加尖锐。一些少数民族要求自治、要求独立的运动不断发展,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英迪拉被各地的暴乱弄得焦首烂额,应接不暇,可以说她自己也不会想到1970年代在巴基斯坦爆发的导致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惨败、东巴基斯坦分裂出去成为孟加拉国的独立活动居然也会是在印度上演。当初,她以正义、真理的面目指责巴基斯坦使用暴力镇压独立运动,可是在面对印度发生动乱的时候,这位印度的铁娘子却也是却毫不犹豫地动用了军队,其暴力镇压的威势比巴基斯坦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也就为后来的矛盾冲突埋下了祸根。

  但是这种错误并不是现在的拉胡尔-甘地总理就能够更改的,印度的大国战略及强势外交一开始就是自我矛盾的。从印度的地缘政治看,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难以解决的矛盾,印巴经常发生军事冲突,印度不得不在北方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驻扎大量陆军,以应付所谓巴基斯坦“军事威胁”。2001年12月13日,印度发生自杀性恐怖主义议会袭击案,印巴边境随即紧张,在随后双方发生冲突后,两国在边界地区再次集结大量军队和装甲车备战,双方部署的*系统已经进入战备状态,所以事实上,自卡吉尔冲突以来,双方一直都有再次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也正是由于克什米尔主权争执长期困扰,印度国防始终摆脱不了北方陆权和南方海权孰轻孰重的两难矛盾。

  这种两难矛盾无法解决的根本就是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