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六章节 叛乱(六)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少数土邦还犹豫不决。这其中,特拉凡科尔、焦特普尔、博帕尔和印多尔等最后迫于印度强大的压力,最后还是加入了印度联邦。而海德拉巴土邦的王公阿里汗企图凭借自己拥有的财富使海德拉巴成为独立国家或者加入同宗同教的巴基斯坦。但在1948年9月13日,却是尼赫鲁决定采取军事行动,9月18日,印度政府军进驻森肯德拉巴德,海德拉巴正式向印度投降,纳入中央管辖之下。至于克什米尔,那就更是严重了,1946年,占领了克什米尔的英国殖民者将这一地区卖给了信奉印度教的查谟土邦大公,两地合二为一后,*人口占整个土邦的77%比例,印度教徒占20%,其余为锡克教徒和佛教徒等,从而形成了*人口居多、但土邦王公为印度教徒的局面。由于巴基斯坦在海德拉巴和朱纳加德两个土邦的争夺中失利,因而不能容忍印度在另一个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土邦继续得势,便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强硬立场,以土邦多数居民是*为由,主张通过全民公决来决定其归属。而土邦王公在1947年10月26日宣布加入印度并要求印方派军队进入。次日,印度政府将军队空运到土邦首府斯利那加,由此触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1948年1月20日,安理会成立印巴委员会,并通过了停火、非军事化和以公民投票来决定土邦归属的分阶段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决议。印巴双方对此均表示接受,并于1949年1月1日实现了停火。同年7月,两国签订《卡拉奇协定》,划定停火线,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土邦3/5的土地和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2/5的土地和1/4的人口,克什米尔从此被分割成印控区和巴控区。自此之后,“克什米尔问题”形成。

  那段历史,许多王公都还记得,虽然印度中央政府支给土邦君主年金,以换取土邦并入印度联邦,但1971年,印度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土邦君主的年金,其称号亦被废除,王公的资产多被充公。一般所认为至此,所谓王公贵族的时代在印度就结束了是不正确的,因为许多土邦君主依然以另一种方式而存在着。如今这些继承了祖辈的“历史遗产”的王公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他们的梦想。

  也正是如此,当开始有来自东方的情报人员与他们接触的时候,这些土著王公们很轻易的便似乎选择了合作。没什么比能够让他们恢复过往荣光的事情,更能够使得他们愿意去放下身段的了。

  当初的耻辱,是许多土邦王公们终身的噩梦,他们到死去的那天,都记得那份耻辱,对某些王公来说,在加入证书上签字,犹如经受一场疼痛难忍的外科手术。印度中部的一位罗阇签署加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