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青花瓷_透视异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面的图案是孩童嬉戏……

  因为一开始资金短缺,徐晋将自己的古玩方向主要定为杂项这块的缘故,所以在之前看书研究的时候,他也更多看的是杂项相关的书籍,对瓷器,书画这块儿并没有太过上心。

  只是得益于因为天天修炼异能,他现在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记忆力,都早已非同凡响,几乎达到了过目不忘的程度!

  因此,几乎在徐晋看到这只人物青花小罐的瞬间,脑海中各种关于书上所看到的和青花瓷发展的相关历史,以及近现代青花所受收藏界的追捧程度,和异能直接对青花小罐的分析,便自然而然的浮现了出来……

  现在,人们一提青花,必称元青花,也就是元朝烧造的青花瓷。

  但事实上,青花瓷的历史,要远远比元代要久远的多。

  根据历史所记载,其实从唐代开始,便已经逐渐有青花瓷的烧制记录。

  在十几年前,国家在扬州一带的考古发掘工作之中,更是直接发掘出过一些青花瓷的残片,这也有力的证明了青花瓷创烧于唐代这个事实。

  只是,在唐代之时,当时的陶瓷工艺还不够成熟,更多的是以陶器著称,比如大名鼎鼎的唐三彩。

  在瓷器方面,因为工艺,还有对瓷土的选择方面,唐代当时的技术都还非常不成熟,最终并没有成功的发展起来。

  青花瓷真正开始具有影响力的时代,始于宋代。

  宋代的瓷器烧制工艺,已经相对成熟,但青花瓷在宋代没有真正的发展到巅峰,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青花的发色方面,始终没能完美的解决……

  根据考古专家们发掘出的一些宋代的青花瓷器,或者是残片的分析就能看出这点。

  宋代的青花,发色要么较淡,要么发黑,和真正成熟的青花瓷的发色,青翠浓艳相比,差距极为明显……

  当然了,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烧制的技术依旧还不够完善,另外一方面,也应该跟宋代的青花瓷所使用的青料,多直接采用本土的钴料,而不是采用进口青料有很大的关系。

  直到进入元代,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青花瓷的烧制技术逐渐成熟,并最终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

  首先是青花瓷的胎土配方。

  元代的青花瓷配方,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配方取代了最初直接全瓷土的配方,这种改变的直接作用,就是让青花瓷能够接受更高的烧制温度,而且虽然烧制温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青花瓷的瓷胚在烧制的过程中,却甚少发生变形,从而造成烧制失败!

  同时,很多的青花瓷也开始大量使用进口青料来题材国产青料。

  国产青料含钴,高锰低铁,烧制的成品发色青中带蓝而且偏灰黑,但进口青料却是低锰高铁,发色青翠浓艳不说,还具出现青花瓷所特有的特有现象――铁锈斑!

  至此,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青花瓷,终于在元代彻底被烧制成功!

  大名鼎鼎的元青花,至此终于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